台北市中心的捷運中山站附近,假日或傍晚總是滿滿通勤人潮。捷運公司沿著捷運廊道營造空橋和綠帶,讓擁擠城區有了可以漫步的小確幸。
淡水捷運線從台北車站一路往北到淡水站,是捷運公司規畫的「捷運綠廊」,坐在捷運車廂上,視野從地下轉往高架,圓山、劍潭山、淡水河景色陸續收入眼底。這不只是一條交通動脈,也是一條重要的景觀廊道。捷運綠廊規劃一直被景觀專業人士稱道,但是2021年,台北捷運公司提出要在中山北路和捷運劍潭站間狹長的交通用地上,興建一棟十八層辦公大樓。
延伸閱讀》天際線保衛戰|城市景觀的界線在哪裡?
劍潭TOD案設計 引發建築與景觀專業連署反對
建築師邱文傑形容,中山北路就像河流,這塊基地像沙洲,旁邊又有劍潭山和捷運,要在這蓋一個龐然大物並不恰當。曾參與台北捷運圓山站綠廊設計的景觀師潘一如說,這是北捷最重視的綠廊,現在卻要設計一棟高樓遮蔽視野,和原有規劃是互相矛盾的。
不過台北捷運公司表示,包括士林、劍潭、劍南站等TOD開發,是為了配合市政府的TOD政策。所謂TOD,是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在重要的大眾運輸站體附近重新進行整體規畫和開發,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在國外行之有年。
台北市府在2022年5月公布TOD新政策,捷運場站周圍500公尺內的建案,可因此拿到最多30%的容積獎勵。不過北捷正在興建中的士林站TOD、以及規劃中的劍潭、劍南站TOD,這幾處都是公共設施用地,捷運公司並沒有申請TOD的容積獎勵,而是申請公共設施用地做多目標使用,開發公益性受到關注。
相關資訊》北捷捷運TOD開發案專區
根據捷運公司目前規劃,未來這棟大樓的頂樓規劃為景觀餐廳,二到十七層出租做辦公室或商場,一樓開放空間給附近居民使用。附近里長和部分居民表示支持,承德里里長陳洲平認為,商辦大樓興建可以帶動地方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另外他還希望一樓可以提供空間做里辦公室和文康中心。當地李姓鄰長認為,承德里當地都是住宅,沒有辦公大樓,劍潭TOD案的景觀餐廳和辦公室,可以提供就業機會。
學者認為建築以商辦為主 公益性需要討論
但學者強調,並不是反對做建設,只是高度和用途都應該再研討。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靜娟表示,土地和經費都是公共的,必須是對大眾更有意義和價值的建設。輔仁大學景觀系教授王秀娟認為,如果把高度降低,增加停車空間和轉運效率,就符合原本交通用地的目的,但現在是商辦為主,夾帶一些公益設施,公益性值得討論。
台北捷運美學小組委員潘一如說,2021年4月台北捷運美學小組開會,半數委員對劍潭TOD設計提出質疑,認為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必須更謹慎考量,但此後這個案子就沒有再送進來討論。
2022年10月 通過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審查
2021年劍潭TOD案進入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審查,多位審查委員反對,後續有超過十三個建築都市景觀專業團體共同連署,呼籲市府暫停,重新評估該開發案。在爭議不斷下,2022年10月台北捷運公司再度提出新的規劃方案送審,立面綠化做了修改,但開發規模雷同,10月13日在多位委員缺席下,都審會決議修正後通過,激起都市設計與景觀團體反彈,向市政府抗議。
11月24日,都審會針對劍潭捷運TOD的修正報告做審查,十多位專業人士到場表達反對,其中一半以上都曾擔任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包括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執行長許晉誌、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林家如、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王俊雄等。王俊雄表示,這個案子是台北市都市發展上災難性的案子,因此會有如此多建築景觀專業者到場關心並反對,這種狀況相當少見。
當地承德里里長和部分里民則到場力挺開發。里長陳洲平表示,參與連署反對的專家學者又不是住在當地,當地里民都希望劍潭捷運TOD趕快進行。台北捷運公司代表指出,其它民間建案動輒超過十八層樓,也會衝擊景觀,不應該對劍潭TOD案有不同標準。但多位都審委員強調,劍潭TOD案是在市府的交通用地上,不是私人建案,必須顧及公益性。委員王秀娟質疑,劍潭捷運TOD是要做辦公大樓,這個公共建設的公益性在哪裡,捷運公司一直沒有提出,令人不解。委員張清華認為,這個案子應該降低容積,依照居民需求營造符合公共利益的空間。
不過也部分委員持不同意見,委員邱世仁認為,本案和其它建築有一定距離,建築量體衝擊應該不大,十八層樓的設計他可以接受。委員們對建築量體、設計甚至位置的妥適性,都難以達成共識,但會議主席都發局長黃一平最後做決議:維持上一次會議結論,劍潭捷運TOD案「修正後通過」。黃一平又補充,委員意見都會做成記錄,未來新市府上台會請捷運公司在招標階段再做政策的確認。
對於都審會的決議,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林家如表示,這麼多重量級的專業人士連署甚至到現場表達反對,希望重新檢討提出更符合公共利益的方案,但在市府主導下卻還是通過,是相當不好的示範。北科大建築系副教授林靜娟表示,公部門對專業意見彷彿聽而不聞,堅持通過,令人非常失望。
捷運劍潭站TOD開發案雖然在都審過關,但建築與景觀人士所提出的質疑,公益性與當地居民的聲音又該如何兼顧?恐怕是新市府上任後要面對的一大課題。
延伸閱讀》瓜分金城公園?|萬大線搶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