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境丹大|布農族傳統領域與狩獵文化

採訪報導

當老獵人的祝禱歌聲在廣場上響起,意念彷彿穿越時空,他誠心祈求祖靈的庇祐,因為尋根之旅即將展開,他們要重回故鄉,丹大...

我們跟隨著地利村的長老Damadiyan前進丹大,在顛簸中,數不清轉了幾個彎,當他的車在山崖邊停下,老獵人與祖先的對話,就在叢林穿越中開始。

丹大山區,是濁水溪流域布農族人的傳統領域,原本有丹社、巒社、卡社、濁社、郡社等五個社群散居,隨著時代變遷,他們被統治者陸續遷居到地利和雙龍潭南等部落,山上的老家也逐漸頹圯。在部落遺址中,Damadiyan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因為底下的石板中,埋葬著過往的祖先。

尋根,在老部落遺址裡摸索祖先生活的痕跡,也重溫祖先與山林的互動關係。在山中漫遊,沒有地圖與指北針,Damadiyan和其他的布農族獵人用雙腳記憶地形地貌,屏氣凝神,聆聽動物的聲息,用汗水換取經驗,一次一次累積,漸漸瞭解山、瞭解動物。

槍響之後,把獵物最珍貴的部分,獻給祖靈,感謝祖先的庇佑。傳統的布農族人把山林當成大冰箱,要吃什麼就上山取用,他們不會肆無忌憚強取豪奪,因為祖先留下了嚴格的狩獵禁忌,當中有著與山林永續共存的智慧。Damadiyan說,很多動物十二月就開始要懷孕,這個時候就不能打獵了,要等到四月打耳祭,才可以打獵。

傳統狩獵的寶貴經驗,必須在原始環境中才能踏實獲得,不過這樣的機會對布農族人來說,卻是越來越少,他們無法像祖先那樣自由縱橫山林,因為丹大不只是他們的傳統領域,也是生態保育的重鎮。

由於生態豐富,1990年,政府將丹大山區十萬公頃左右的林地,劃設為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其他的保護區和國家公園串聯成中央山脈生態廊道。這裡不但有珍貴稀有的特有樹種,台灣檫樹,還有許多保育類動植物,尤其孫海橋斷了之後,成為名符其實的動物天堂。

不過丹大並不是一直都維持著自然蠻荒。在林道旁,海天寺對面的振昌員工宿舍,破敗的景象書寫了一頁林業滄桑。1958年,伐木業者孫海取得丹大林區5000公頃的伐木權,從此珍貴的林木順著丹大林道被運送下山,換取經濟收益,直到1985年政策轉彎,禁止伐木。孫海經營的振昌木材公司,卻私下將林產處分權出租,100公頃左右原本該植樹造林的國有地成了高麗菜園。林務局南投林管處副處長陳燿榮表示,由於造林期間違反規定種植蔬菜,在民國78年發現違規即終止契約,直到民國八十四年法院判決確定,強制收回,但部分林農仍繼續上訴。

2004年,當時的行政院長游錫堃宣示,毀於七二水災的孫海橋不復建,要讓丹大成為國土復育的示範樣區。於是,孫海橋鎖住了丹大,它的損毀,成為山林命運的轉捩點。道路不通,林農無法上山耕種,加上法院判決強制收回,經過協調和解,2004年,林務局收回第一批40公頃的土地植樹造林,其餘的60公頃,在2010年全數收回,九月份開始種下小苗。它們需要漫長的時間來站穩腳步,國土復育的漫漫長路才剛開始。

在強風中,一株株小樹苗顯得有些盈弱,在嚴苛的高山,生存並不容易。南投林管處副處長陳燿榮說,丹大山區經常發生動物啃食苗木的情況,苗木損毀情況嚴重。根據學者觀察,整個中央山脈人為干擾少的地方,水鹿族群數量增加,並且對部分植被造成影響,丹大山區也有類似情況,學者提出,建立嚴謹的規範,適度開放傳統狩獵,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師範大學生命科學教授王穎表示,台灣現在的生態體系裡面,大型食肉動物數量非常少,狩獵除了維繫原住民的傳統之外,當某些動物族群過度成長,狩獵也可能成為管理機制的一環。

當年,狩獵是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生態系統的一環,現今,狩獵的必要性充滿爭議,狩獵知識的傳承已經出現問題。老獵人感嘆,年輕一輩對於遵守傳統狩獵禁忌的觀念趨於淡薄,加上來自山產店的商業誘因、狩獵工具進步等因素,大環境的變遷,讓狩獵行為也跟著改變,如何留下傳統最珍貴的部分,成為時代的難題。

慷慨激昂的呼聲,為尋根之旅劃下句點,按照布農族人的傳統習俗,報戰功的儀式由獵人向族人展示收穫,敘述這一次的戰績。前信義鄉鄉長全文盛表示,過去祖先跟森林互動的智慧是寶,在古老的傳統裡頭,狩獵有嚴謹的禁忌,希望現在的原住民子弟,能夠將狩獵的嚴謹精神,放在現今的工作上。

從前,靠山的人,懂山,現在,這些古老智慧在時代的洪流中,或許將以不同的形式流傳。在一場部落會議裡,長期關心丹大的王穎教授,分享國際間的成功案例,期待布農族人將對山林的了解,轉化為生態旅遊的基礎,為丹大找出永續的路。

丹大,歷經林業開發的掠奪,幸運地在國土復育政策的保護中休養生息,它是台灣的心臟,是布農族人與祖先的連結點。因應台電與林務局的公務需要,近期孫海橋可能重建。目前,澎湃的濁水溪彷彿丹大的護城河,如果孫海橋開通,丹大將不再與世隔絕,與丹大有著深厚淵源的布農族人,能否在祖先的家鄉,找到一個新的位置?丹大能否成為兼顧生態保育與文化保存的空間,在妥善的保護中,維持住豐沛的生機?

集數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