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水與綠-花園中的城市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新加坡位處熱帶、終年高溫,但七、八月的氣溫,卻沒有像台北這麼炎熱,很大的原因,要歸功綠化的成功。從「花園城市」到「花園裡的城市」,新加坡如何翻轉水泥叢林,創造人與生態都能呼吸的空間?

走在新加坡的道路上,寬大林蔭抵擋著赤道烈陽。新加坡在道路規劃時,就預留非常大的空間,讓樹木可以健康生長,兩旁十幾公尺高的行道樹,讓整個城市充滿綠意。但光是綠化還不夠,近二十年來,新加坡在綠化基礎上,更進一步去推動城市的生物多樣性。

新加坡原本屬於熱帶雨林,但是隨著人為開發,雨林消失,目前新加坡只有一個生態保護區,還可以看到熱帶雨林的原始樣貌。

雖然劃設了許多自然保護區,但這些的保護區面積不大,無法自給自足。新加坡政府意識到,如果只是在保護區內做保育,最後保護區內的森林,也會逐漸萎縮。為了繼續維持保護區內的生態,必須把保護區串連起來。

新加坡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培育口中的Nature Way,又稱為自然聯道,這些綠帶大部分是沿著道路規劃,過去栽植的行道樹多半是單一樹種、間隔地種植,但自然聯道是仿造森林,創造出多層次的環境。目前新加坡一共有16條自然聯道,總長68公里,預計在2030年增加到180公里,串聯不同的自然保護區。

除了自然聯道,新加坡也規畫許多條PCN(Park Connector Network),串聯城市社區間的公園,人們可以沿著步道騎車、慢跑,接近自然。當生物多樣性增加,如何跟動物共處,也是得學習的課題。以水獺為例,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在水獺活動範圍貼出佈告,保育義工也會在假日出動,宣導如何正確與野生動物互動。

陳培育教授分析,新加坡在生物多樣性的實踐上,可分成四個步驟:首先是對生態做持續地調查紀錄、第二步是擬訂計畫,保護特殊物種、第三步是創造棲息環境、第四步是維持綠地。這些都需要跨部會合作,而綠地不只是在平地,更延伸到建築。

有人說,新加坡是垂直綠化之都,市區的這棟建築,可說是垂直綠化的代表。建築對面的芳林公園,具有歷史意義,建築師的設計概念,是讓芳林公園的綠意往建築延伸,整棟建築牆面與屋頂花園有五十多種植物,植栽面積約15000平方公尺,是占地面積的兩倍。

垂直綠化最直接的好處,是替建築降溫,新加坡建設局研究發現,以垂直綠化保護立面不受陽光直射,可以降低溫度達16度。新加坡許多飯店、住宅和醫院,都應用垂直綠化,讓人住得更舒適。

在新加坡參與未來城市研究,來自德國的學者Thomas Schroepfer認為,新加坡之所以出現越來越多垂直綠化的案例,主要是政府提出足夠誘因的獎勵機制,綠化空間不計入容積,垂直綠化每平方公尺還有750新幣或50%建設費用補助。不過人為營造的綠地,能不能取代原本的自然環境?這方面恐怕還有爭議。有人認為,新加坡在都市綠化和生態上的努力,是種開發後的補償。在追求生態城市的過程中,新加坡有衝突、也有妥協。

從水泥溝渠到生態水岸,從綠化到生物多樣性,新加坡的面貌正不斷改變,在生態基礎上,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物種有更多生存機會,城市才能有更大的彈性,去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集數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