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美崙工業區一家以廢塑膠和木材為主的固態再生燃料(SRF)台翔製造廠,原本都會固定提供給亞泥作為替代燃料使用,不過,亞泥的水泥窯在今年0403地震中受損,停止進料,導致工廠堆放的物料無法去化,持續堆置,估計大約有5000噸左右。2024年11月11日工廠發生火警,火勢雖然撲滅,但堆置物內部仍持續悶燒,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個月以上了,臭味隨著風勢飄散,讓下風處的居民苦不堪言,紛紛陳情,花蓮環保局也針對異味超標違反空污法,對業者開罰2百多萬,另外堆置木材和廢塑膠範圍過大,未提交申請,違規開罰10萬。
相關新聞》花蓮SRF廠悶燒1個月臭味飄散 環保局:火警至今已開罰223萬
相關新聞》環境部擬訂SRF管理辦法 最快明年上路
為了改善異味以及降低悶燒風險,目前環保局已要求業者在堆置區上方裝設5支排熱管,除了往內部注水,也增加內部通風,預計這週還要裝設25支排熱管;同時持續監測料堆溫度,當堆置物溫度超過40度時,進行灑水降溫。為了不讓堆置繼續堆高,環保局也不允許業者再進料。
記者週一(12/16)來到現場,仍可聞到刺鼻氣味,花蓮環保局表示事件發生後,都有持續監測異味,也向外縣市調派空氣檢測設備,的確檢測到部分有害空氣污染物質,但數據仍在合法範圍內,至於民眾所擔心的,焚燒塑膠產生戴奧辛的空污疑慮,花蓮環保局也派員採樣送檢,最快要12月底才會公告檢測結果。
這次事件,突顯出SRF工廠的現行管理辦法不夠完善,當事件發生時,該如何處理沒有一套SOP,從日前台中大里居民控訴SRF工廠空污危害,到這次花蓮堆置場存放問題,更是提醒我們SRF管理辦法需加緊腳步,避免民眾再度承受空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