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玲
海藻達人|迷人的藻類世界
一般人不潛水,很難想像海中除了鮮豔的海水魚外,還有多種海藻組成仿若陸上森林般的熱鬧天地。黃淑芳博士從20多年前投入藻類研究後,深深被這鮮為人知的領域吸引,不但經常下水觀察採集海藻,更將研究整理成台灣唯一的海藻資訊網。
地震探祕|尋找車籠埔斷層的秘密
九二一地震六週年,六年來除了重建的步伐不斷往前邁進,學術界其實也積極地在地震中探索,研究地震的各面向,增加對地震的了解。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是台灣人民心中的痛,傷害會過去,經驗卻不能不記取。
邂逅紅樹林|淡水河三個紅樹林保留區疏伐爭議
紅樹林是許多人從小就從教科書中了解到的重要生態資源,但是有多少人曾經好好駐足欣賞紅樹林豐富美妙的生態。日前一場紅樹林保育會議,中研院陳章波教授提出了疏伐紅樹林的建議,新聞報導後引起許多爭論,保育是否該有其界限?人為力量是否該適度介入維持生態多樣?
錢堆‧ 沙灘|台灣沙灘面臨流失困境
夏天是民眾到海灘遊憩的季節,但台灣很多沙灘卻面臨流失的困境。為了挽救沙灘,某些地區開始了買沙造灘的計畫。我們走訪了基隆大武崙、福隆,實際為大家紀錄這片美麗沙灘,如何利用人為力量重新填補,也讓觀眾了解,為何我們的沙灘會慢慢不見了。
古厝風華(澎湖篇)|保存花宅聚落古厝
經建會日前決議將以三年三十億元來發展離島金門、馬祖、澎湖的觀光。這對於資源相對缺乏的離島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大張旗鼓地發展觀光,可能最先受傷害的會是具有當地特色的老事物。於是我們走訪馬祖、澎湖,希望紀錄下這些地區古厝的樣貌,也藉由澎湖花宅在「城鄉新風貌」建設中,變得面貌走調的失敗經驗,讓更多人省思,建設與保存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
體檢員山子分洪|盤點環境衝擊有哪些?
基隆河淹水是大台北民眾痛苦的經驗,引洪入海的員山子分洪工程在納莉颱風肆虐後,政府以最快速度核定動工,三年時間,趕工完成一條2.5公里的分洪道。民國93年三度提前啟用,雖然降低中下游淹水危機,大量挾帶黃泥的淡水進入東海卻造成海洋生態危機。員山子分洪對環境的衝擊有多大?至今沒有詳細的研究報告,但提前分洪的經驗,卻突顯許多問題。 基隆河由於自然排洪條件不佳,加上兩岸人為開發與水爭地,...
可愛的代價|帶特殊寵物回家前你思考了沒?
曾幾何時,寵物的範圍超過了我們所熟悉的貓、狗、魚、鳥。走進寵物店彷彿進入侏儸紀公園一般,來自美洲的綠鬣蜥是熱門的寵物,埃及眼鏡蛇、各種蟒蛇、還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龜類,牠們遠從世界各地飄洋過海來到台灣。
【七二水災】變色的山河|水不會忘記走過的路 土石流危險區域的重建之道
九二一地震對台灣土地的影響甚大,鬆動的地質結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穩定,這段期間,山區民眾都無法免於土石流的威脅,居民已經不能用過往幾十年的山林經驗來看待土地。
尋找烏來杜鵑|復育台灣原生杜鵑
有一種花,過去盛開在翡翠水庫興建前的北勢溪沿岸,她生命力堅強,亭亭挺立於溪邊石縫中。民國七十六年,翡翠水庫落成,滾滾大水淹沒了她生長的地方,從此在野外再也尋不見她的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