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關鍵字
【島在現場】台中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變更面積案|專案小組審查結論不應開發
台中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計畫擴建20公頃,今日在環境部進行第二次替代方案專案小組初審,石虎保育團體以及多個環團在會議開始前,在環境部舉辦記者會,呼籲環評委員無須審查,應直接退件處理。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楊國禎認為開發基地範圍內林相完整、生態豐富,開發將會破壞環環相扣的生態系統。 位於台中的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原核准洞數為9洞,規劃再開9洞,變更為18洞球場,預計擴建20公頃。...
【島在現場】生態農田:農田也是生物棲息的好地方|2025.03.26
國內有近六成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在淺山地區,與多數農田高度重疊,而臺灣農田面積約占總面積24%,除了肩負經濟生產,也同時具備串連鄰近森林、溪流、濕地等環境作用,因此民間私有地如果也能成為保護區的一環,藉由民間力量保護區的範圍,跨足農業操作與生態保育等面向,就能填補保護區外的漏缺之處,讓更多農田成為生物庇護的「農田方舟」。 林保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多位農友合作,營造農田方舟,...
農加電 有解嗎?|農民、業者、政府如何看農電共生
近年農地、魚塭大面積變更為光電案場,引發的環境衝突與社會抗爭不斷,相較於農地完全變更,農電共生走的是另一種途徑。目前政府只允許禽畜舍溫室等屋頂型光電,地面型和簡易的網室不在允許範圍,是否要進一步開放,農民、政府部門、業者、各有不同看法。
峨眉溪上游82公頃開發案 分期送審的環評爭議
新竹縣峨眉鄉與寶山鄉交界的山區,有項占地82公頃的五期開發案,正如火如荼進行,開發位置距離中盛村不到兩公里處,是當地量體最大的開發案,究竟是帶來經濟發展的希望,還是居民憂心的環境衝擊?
當樹木不得不搬家|如何友善對待樹木?
北科大校內因為工程要移植一百多棵樹,移植前三個月就開始進行斷根,下方保留足夠大小的土球。怪手開挖出土球的界線之後,靠人力將樹木的根系一一剪斷,接著在土球四周,圍上可以透氣的材質,再依照不同的樹種覆上適合的介質土。在斷根、養根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天天到現場澆水,觀察樹的狀況。 若因公共工程不得已要移植 須做好萬全準備 北科大校內因為工程要移植一百多棵樹,在移植前的三個月,就開始進行前置作業。...
城中樹~命不由己|如何讓人與樹 都能在都市裡好好存活?
每年3月,各地方政府或團體常常舉辦植樹活動,然而,種樹容易,真正要養護一棵樹,卻需要對樹有更多的了解。放眼望去,城市裡的樹常因為被不當對待,變得枯損衰敗,久而久之成了危樹,或者因為各種工程,被粗暴移除、移植。究竟該如何規劃,人和樹才能在城市裡好好存活?
裸露的鋼筋,重建海砂屋的難題:從天母案例說起
1980年代經濟起飛,民間與公共建設的需求增多,因為河砂不足,建商摻入海砂做為建築材料,卻不知道混凝土內氯離子含量超過,會形成有結構安全疑慮的海砂屋。容易有壁癌、天花板掉落、鋼筋裸露的情況,雖然發現問題後,政府開始禁用海砂,不過全台各地已經出現大量海砂屋。
【島在現場】黎明幼兒園阻法院入內測量|2025.03.12
台中市黎明幼兒園園長林金連因不願加入自辦市地重劃,與重劃會展開訴訟多年。3月12日法官和地主來到黎明幼兒園要進行測量工作,許多反迫遷團體也趕至現場聲援抗爭。
【島在現場】文化界發起搶救新竹高商老宿舍|2025.03.11
國立新竹高商有七棟日式教師宿舍群,原本被新竹市文化局列冊追蹤,等待文資審議。2024年底新竹市文化局進行聚落建築群登錄的文資審議,決議保留一棟建物繼續列冊追蹤,其餘六棟建物因不被認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而解除列冊,於是校方計畫拆除,興建新校舍使用。
【島在現場】新竹球場開挖出大量廢棄物|2025.03.11
新竹市立棒球場挖出大量建築廢棄物後,遭到外界稱為「球場大秘寶」,3月11日各黨市議員前往球場進行考察會勘,釐清問題的根源。
【島在現場】社子島公聽會爆衝突|2025.03.11
社子開發案再起風波!台北市政府今天上午舉辦「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事業計畫公聽會」 ,反對人士認為區段徵收違憲,在公聽會場內高喊「程序問題,會議無效」,現場爆發激烈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