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地下水」關鍵字
霄裡溪風暴|友達、華映工廠廢水排放的污染隱憂
新竹縣新埔鎮來了一位特別的訪客Ted Smith,他是矽谷毒物聯盟的創辦人,現在擔任電腦大廠惠普和戴爾的諮詢委員,對企業如何善盡全球公民責任、提出建言,他來這裡不是欣賞青山綠水,而是要了解面板大廠友達、華映排放廢水到霄裡溪的影響。
【卡玫基颱風】遠離水中央|重返我們的島_雲嘉篇
2008年7月18日,當卡玫基颱風帶來的超大雨量,橫掃中南部,新聞媒體的焦點都集中在台中市區和高雄縣山區的土石流。雨過天晴之後,卻沒有人注意到,雲林沿海有個聚落還泡在水裡…
再看北宜高|全線通車之後,宜蘭有了什麼變化?
交通建設是地方發展的萬靈丹嗎?民眾想要的發展是什麼?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北宜高建了,宜蘭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再看北宜高帶給宜蘭的利弊得失,反思蘇花高。
【大投資 大溫暖?】石化篇
後勁反五輕在環保史上歷史悠久,跟五輕做鄰居,後勁居民的感受是如何?在2005年6月5日,環保團體辦了一場「我要活下去」大遊行,後勁居民也北上參與,他們帶著後勁地區抽出來的地下水,是深褐色的,我不禁想像,後勁居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在同一場遊行,台西蚵農也在反八輕跟大煉鋼廠,所求的,也只不過是希望給下一代一個可以生活的空間。如果我們了解石化產業的衝擊,是否更會去反思,在看到石化產業高額收益的背後,當地人民犧牲了什麼?整個社會有失去了什麼?
體檢人工濕地|走訪全台濕地工程
水與陸地的交界,創造出無限生機,濕地─是大自然的禮讚。除了一般人所了解的生態功能,濕地還可以淨化水質、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環境工程界運用了這個特性,而發展出水質處理的人工濕地。在國外,人工濕地已經發展了五十多年,而台灣是在1998年才開始推動,政府各部門也陸續投入資源,建造人工溼地。
【六一二水災】淪陷中的家園|雲嘉沿海地區的淹水惡夢
連續一週的豪雨,雲嘉地區一夕之間成了水鄉澤國,一期稻作還來不及收割,全部泡在水中央,望著浮在水面上的飽滿稻穗,老農欲哭無淚。多年來,沿海地區的居民早已習慣了洪水進出家園的日子,房子能墊高的就墊高,不能墊高的,就把值錢的家電用品搬到膠筏上,一家人泡在水中看電視、吃飯、睡覺。對於都市人來說,這是難以想像的奇觀,但是對於雲嘉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這是每天要面對的生活。
還我生存權|廢棄物汙染地下水
「還我乾淨的空氣、還我乾淨的水、請縣長救救我們...」龍潭鄉凌雲村與上林村的村民,站在桃園縣政府前,高聲吶喊出求救的心聲。潔淨的空氣與水是生存的基本權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求,將近三個月宛如煉獄般的生活,逼得他們走上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