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鄉」相關文章

2008環境事件回顧

2008-12-29

就要告別2008年了,這一年來,除了政權交替,全球不景氣的陰霾,也壟罩全台,然而2008年,在台灣這座島嶼上,又發生哪些環境大事?

來自大地的警示

2008-09-22

辛樂克颱風帶來了豪雨,讓台灣島上脆弱的地質環境,再度面臨考驗,許多地區都發生土石流的災情,有些是人為因素,有些是因為國土規畫不當,每次颱風過後,就會讓累積幾十年的老問題,一一的被顯現出來,這次我們的島節目,將從道路、橋樑、行水區利用和集水區保護四個面向,深入探討這些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清境下的缺水村

2008-01-18

水源是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全國自來水的普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但是依然有少數地區,面臨水源缺乏的問題。在旅遊熱門的清境地區,藏在山中的幾處村落,至今還是面臨缺水的困境。

【體驗自然Fun一夏】溪谷漫步|溯溪新手與台灣溪流相遇

2007-11-23

和野溪相遇,只能遠遠的欣賞嗎?可不可以再靠近一點呢?直接走在溪床上,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守望合歡

2007-07-27

當你千里迢迢,來到高山,想看見的,是翠綠山巒還是垃圾草坡?遊客與登山客為高山帶來了難解的垃圾問題,雖然有熱情志工持續淨山,但是清理的速度總是跟不上丟棄的速度。七月,是高山百合與許多野花開放的季節,這裡是山神的花園,也是能讓人們沈澱心靈的幽靜國度。我們期待它永遠都能是自然淨土,而決定的關鍵,在於遊客是否願意對環境做出友善的選擇。

家住森林邊

2005-02-14

一月的奧萬大像是五彩繽紛的調色盤,山櫻花嫣紅嬌豔,提早捎來春天的信息。漫山楓香林像偷點胭脂的小姑娘,在如薄纱般的山嵐中,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妝點樹梢的一絲黃綠,彷彿不捨秋天的離去。

花農之夢

2004-10-18

當花卉王國喊的響徹雲霄,我們開始納悶為何花農們時時叫苦,於是以一年時間,採訪台灣各地的花農的心情,記錄花卉推展活動,瞭解這些傳統花農的夢想,也觀察台灣花卉產業面臨的瓶頸。

民宿狂潮

2003-02-24

對於民宿的發展而言,絕非外資進入的土地買賣,而是兼顧永續發展的社區營造。一旦民宿成為淪為鄉村賓館,美麗的鄉野過度開發,這波民宿風潮造成的生態危害,將是繼城市過度開發之後,鄉村環境惡質化的開始。 近幾年來,由於週休二日的出現,加上政府大力推動觀光產業,國內觀光產業快速發展。根據觀光局在民國九十年的統計,全年平均每人國內旅遊次數為5.2次,一年旅遊人次高達九千七百萬人次以上。...

山雨欲來

2002-01-07

台灣加入WTO,不僅讓民眾享受價廉物美的國外蔬果,更是創造蔬果貿易的無限商機,但是也讓台灣的農業面臨強烈的衝擊。國外蔬果銷售台灣,不僅挾帶成本低廉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有著現代化的貿易、運輸、倉儲、行銷等技術。對於台灣農產品的小農生產及傳統行銷,形成莫大壓力,定位市場成為重要的課題。

困在山上下不來

2000-07-03

「我們的島」自開播以來,走遍島上每個角落,記錄台灣的土地,上山下海完成任務,為世代島民留百年見證。為了拍攝林班工人的生活,企畫張岱屏、攝影師陳添寶和攝影助理陳志昌,在2000年6月8日冒險進入台灣的綠色心­臟-中央山脈的丹大林區。但是611地震讓他們在海拔2400公尺的山區,被大自然圍困。 丹大工作站員工許資東告訴心急的工作人員,下山之路沒有路基,要爬過山的稜線,很危險。林區七分所工寮的原住民說...

當溪水不再流

2000-06-19

1930年代,日本人興建了一條長達十三公里半的隧道,攔截武界部落濁水溪的水。六十年後,濁水溪溪水依舊奔流,武界人說:我們已經失去了濁水溪,倒是多了一座「武界土壩」。 2000年,台電新的引水計劃在武界動工了,武界會不會又多出一座「栗栖土壩」呢?武界人很憂心,萬一溪水不再流,他們連老家也回不去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