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氣候變遷進行式
10月31日開幕的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將近兩百個國家領導人齊聚蘇格蘭格拉斯哥,預計開會至11月12日,目標是要訂定出延續「巴黎氣候協定」的新協議,落實溫室氣體的減少排放來遏止全球暖化。日前聯合國環境署發布最新報告,各國如果只按照2015年巴黎協定現行承諾推算,到了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也只比預期少了7.5%,到本世紀末,全球恐怕升溫攝氏2.7度。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表示,「再不努力減排,我們將走向可怕的人類苦難。」
面對氣候變遷,台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示警,過去110年來,台灣均溫已經上升1.6度,超越全球平均1.07度,再不減碳,預估最快2060年,台灣就可能沒有冬天。
新加坡的水與綠-花園中的城市
新加坡位處熱帶、終年高溫,但七、八月的氣溫,卻沒有像台北這麼炎熱,很大的原因,要歸功綠化的成功。從「花園城市」到「花園裡的城市」,新加坡如何翻轉水泥叢林,創造人與生態都能呼吸的空間?
跟著溫度搬家~台灣屋脊上的玉山圓柏(2017新版)
我想,再也沒有一種樹,能像它ㄧ樣,踞守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以各種姿態,展現它的獨特,在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從東喜馬拉雅山系一路拓展領域,落腳到台灣,成為分佈海拔最高的樹種。在玉山山塊它的命名地,我們見證了它們不畏霜雪的堅毅,在中央山脈的秀姑坪,目睹了大火肆虐過的枯木殘寂,在雪山山脈的翠池,遇見它們最大最古老的族群。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節目持續多次探訪,每一次都想問候,這些挺立千年的玉山圓柏,在高山上過得好不好?
跟著溫度搬家~山椒魚記事(2017新版)
阿椒:「我來自北方,遠從冰河期走來,你們叫我山椒魚,不過,我不是魚 ,是有尾巴的兩棲類,蛙類才是我的近親。」「經過多年的隔離演化,才成為台灣的特有種,但是數量稀少,名列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如果全球持續暖化,我們會越來越歹命。」
與水共存之路|強降雨下的海綿城市
6月2日上午,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雷雨警報,呼籲北部嚴防土石流及淹水,短短一小時,台北市東湖國小就測到當日最大降雨量,每小時154毫米。目前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只能應付每小時40-50毫米的降雨量,台北市的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是每小時78.8毫米,已是全台最高,面對暴雨來襲,還是無法負荷。
打造城市水庫|不浪費老天爺給的水
台灣是全世界排名第18的缺水國,乾旱缺水、颱風豪雨也缺水。既有的水庫因為淤積嚴重、壽命縮減,新水庫的開發又充滿困難,尋找新水源是未來大挑戰。其實,建築物、公園甚至高架道路,都是雨水收集的好幫手。該如何將上天的贈與,好好利用?
翻轉熱屋頂|為城市降溫
今年(2016)六月,台北市高溫飆破38.7度,創下有紀錄以來六月的最高溫,而全球氣溫也連續十三個月破歷史紀錄。台灣因為熱島效應影響,都會區溫度上升趨勢是其他地方的兩倍,該如何解救熱島?改變,就從屋頂開始!
凍時代|低溫襲擊的生活衝擊
台灣低海拔下雪,對亞熱帶居民來說,是難得一見的驚喜;然而對農漁民來說,陡降的氣溫,意味著一年心血全都泡湯。每場極端氣候的來臨,都是考驗,而我們準備好因應之道了嗎?
巴黎的2度C約定|各國元首協議不讓地球持續升溫
一條紅線,串起全球對氣候正義的呼喊,2015年12月12日,來自一百多國的公民社會代表,集結在凱旋門前,高聲訴求,全球應該致力將世紀末地球增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因為這是人類終極的警戒線…
王國的挑戰|氣候變遷下的東加
東加,太平洋歷史最悠久的王國,推測可能早在上千年前,就有人在這裡居住,當地居民的生活與大自然緊密相依,然而近年來氣候帶來的變化,卻讓這個古老海洋王國,面臨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