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不見窯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陳志昌 郭志榮,剪輯 陳志昌

新北市鶯歌區,早期以窯業發跡,頂盛時期,全區聳立300多根煙囪,連結到各式陶窯。然而,隨著現今發展變遷,窯業衰退,煙囪倒下,古窯消失,讓一個傳統窯鎮,走入鶯歌不見窯的時代…

怪手推倒的煙囪,散落著一地的紅磚,宣告鶯歌最後六根古窯煙囪,又消失了一根。在這片將要改建大樓的工地上,有一座八十年歷史的包子窯,生產瓦片等生活器物,三十年前荒廢後,一直留存到現今。

直到最近土地要蓋大樓,建商開始整理開發基地,並且以安全為由,打掉古窯煙囪,讓社會驚覺,鶯歌窯業資產快速消失,緊急發起搶救運動。煙囪已倒下,必須保護住最後的鶯歌包子窯,在當地文化團體邀約下,新北市政府文化單位前來勘查,研議對鶯歌古窯進行保存計畫。

鶯歌早期,窯業發達,最興盛時期有300多根煙囪,窯業100多家,甚至三分之一鶯歌人,都從事窯業相關工作。在這個被稱為烘爐窯的窯區,窯體結合工作區,如同迷宮一般幽暗的空間,讓人體會早期窯業的繁盛,以及工作的艱辛。

但是,這座老窯廠,同樣面臨著窯廠停工,家族分地,古窯可能被拆毀,土地被拍賣的問題。因為土地持分問題,讓鶯歌許多古窯,面臨拆除,或是長期閒置,任由傾毀,對文化資產造成損失。

1920-1970年代,屬於台灣窯業最發達的時代,當時建築用的磚、瓦,生活用的盆、缸,完全從窯爐生產,但是塑膠、鋼鐵時代來臨,窯業退場,漸漸的全台數千座古窯,至今剩不到百座。

在竹南蛇窯,為了留下歷史記憶,保留土磚建成的古老蛇窯,成為歷史建物,也成為台灣窯業的文化資產。透過蛇窯的保存,每年依舊持續燒製陶器,除了維持古窯的生命,更重要是古窯中累積的自然釉彩,更是現代陶藝的創作能量。古窯被保護下來,開創出更多的藝術文化,也豐厚一個地區的生活故事。

鶯歌不見窯,是鶯歌地方文化人士的憂慮,擔心有朝一日,以陶起家的鶯歌,再也找不到一座古窯。他們希望解決土地問題,重新整理古窯,再創鶯歌窯業的新風華。

煙囪倒下,紅磚散落一地,古老包子窯命運未知,當人們放棄一座座古窯,如同放棄自己的生命故事,再也無從追憶,過去曾有的歲月風華。

集數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