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窯救文化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葉鎮中

磚石蓋窯、巡火燒陶。傳統柴燒窯,是一項風、火、水、土的藝術,創作者必須瞭解自然,才能煉出好作品。一群人開始造新窯,也向傳統學習,走上回歸自然的陶藝世界…

苗栗亞太創意學院的操場裡,第二屆全國造窯大賽即將展開,熱心推動台灣造窯技藝的竹南蛇窯文化園區,表達造窯的重要性。亞太學院願意提供學校操場,讓參賽者挖洞、燒柴,學院校長說出支持活動的心聲。

這場造窯競賽,由大會提供固定的窯磚與木材,用三天的時間造窯、柴燒,比出最好的柴燒窯與作品。參加競賽的隊伍,有來自台北金山的專業陶藝創作團隊,也有地主隊的亞太學院陶藝科系組成;還有抱著來學習的心態,像是學生組合交大傳播隊;以及高科技產業組成的隊伍,在完全不懂的背景下,投入比賽,但別看他們外行,每隊手上都有造窯秘笈。

如何建造一座完美柴燒窯,說穿了就是馴火,如何控制火焰在窯室流竄,以高溫燒出好作品。林瑞華老師長年推動高溫柴燒,希望以高溫燒出自然釉色,從古法中創造陶窯新生命。

現在大多使用瓦斯鐵窯,讓磚窯和土窯,成為一種失落的技術,每個隊伍都在摸索,找出最好的磚石結構與空間設計,過程中,也遇上了不同的狀況。

一座座建好的窯,放進競賽燒製的素胚,升起烈焰,要以燒柴技術,爭取柴燒的最高溫記錄。

一座座窯室,創造出高溫記錄,在雄雄烈火中開始封窯,經過一星期冷卻,讓變幻的溫度,燒煉無法預知的美麗作品。

新窯燃燒著,但是一些老窯,卻早已冷卻沉寂。在台灣,苗栗是歷史上的窯業重鎮,百年來見證台灣的窯業發展。

歷史變遷,在塑膠、金屬等用品出現,生產陶瓷的窯業開始沒落,一些老窯留存下來,竹南蛇窯是一座被指定保存的歷史古窯,另一處登窯,更是具有高度文化價值。

苗栗分布了許多老窯,更特別的是,這裡擁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窯爐,成為台灣獨特的窯業聚落,但是最近幾年,一些老窯陸續被破壞拆除,成為文化憾事。於是,造窯大賽有著創新與傳承的精神,它創新現代陶藝的境界,也傳承傳統造窯的記憶。

一座座柴燒窯開出,有人驚豔釉色美麗,有人誓言捲土重來,每個隊伍都有不同收穫。主辦人鄧淑惠老師表示,蓋窯大賽希望培養一種新文化,不要像以前,都藏步不傳授,失去傳承。

造窯比賽結束,各隊相互恭賀,滿滿的人群,意味著又有一群新朋友,進入柴燒陶藝的世界,讓古老的柴燒陶藝,重新被重視與傳承,再現苗栗陶窯的舊日風華。

集數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