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要耗資數百億,向美國、巴西等國家採買高達四百萬噸的硬質玉米。這些玉米,餵飽了雞、豬等動物,再變成人們餐桌上的食物,卻讓台灣不知不覺間,加重對進口糧食的依賴。
台灣在地生產的優質非基改玉米,產量只占進口量的1%,想增加產量,會遇到什麼困難?又要如何和進口基改玉米大軍,一較高下?
假日一早的台北公館商圈,人潮雖然不多,一群媽媽、學者和民眾,仍然準時聚集,高喊口號,響應全球環保團體每年5月20日這天都會發起的反基改行動。
經過主婦聯盟等民間團體,長年來致力倡議反基改議題,消費者意識已經慢慢改變,購買黃豆製品時,許多人開始會特別留意,有沒有標示原料。不過普遍被用來作為畜牧業飼料的硬質玉米,卻往往被消費者忽略,這些其實都是基改作物。基改玉米長期,大量使用在畜牧業,可能產生什麼樣的風險,一直缺乏完整評估。
不想使用進口基改玉米的業者和消費者,還有沒有其他選擇?其實,台灣就有在地生產的非基改玉米。1990年代,台灣種植硬質玉米的面積曾高達六萬公頃,年產量二十五萬噸,直到加入WTO後,面積才慢慢縮減。
加入WTO後,休耕農地越來越多,不願見到大片農地就此荒廢,翁松煌和義竹鄉農會總幹事翁永寧,十年前就開始不斷跟農糧署溝通,希望能透過政策,鼓勵農民重新種植玉米。
義竹農會成功推動休耕地轉做玉米後,目前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2013年,農委會全面推動休耕地轉作雜糧,台灣玉米種植面積再次成長。不過,台灣農民目前主力種植的,是來自美國的品種,明豐三號。
李三陽在台南學甲、麻豆一帶種植了五十幾公頃玉米,是當地的小地主大佃農農戶之一,李三陽說,對農民來說,一樣的工,一分地可以多幾百公斤,所以大家口耳相傳就都種這個品種,不過進口種子價格不斷上漲,也造成農民負擔。
在育種人員努力下,今年台灣本土所選育的玉米新品種,即將問世。相較三十年前育成的台農一號,當時農民種玉米必須灌溉、噴藥防治病蟲害,最新育成的台南29號,不但省工、省水,產量又高。長年投入玉米育種的台南農改場朴子分場長游添榮自信的說,新品種的表現,可說不輸明豐三號。
農民辛勤生產、育種家盡力選育新品種,現在已經有業者開始嘗試,要用本土玉米來製作飼料,飼養雞隻,希望在牢不可破的國際農糧貿易體制中,找到一絲破口。中央山脈另一頭的花蓮,奇美部落的居民和慈心基金會,也嘗試把本土玉米,加工成玉米棒等產品。
儘管從育種、種植到開發加工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這群農民和業者們,還是緊握著1%的希望,用不同方式,努力為國產玉米創造出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