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滿園青蛙

撰稿 楊蕙萍
攝影 朱孝權

「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這首兒歌許多人朗朗上口。在現在社會要看見歌詞裡描述的青蛙,不太容易。但是在郭可遇的復育園裡,青蛙不但是可遇也是可求的。

台中縣石岡鄉是『高接梨』盛產區,也是當地主要經濟作物。來到石岡鄉我們拜訪的是人稱「蛙痴」的郭可遇,他喜愛青蛙的程度,不只和青蛙生活一起,還把果園剷平讓青蛙住。 

蜿蜒的小徑四周,是大片的果園,幾乎每個果園都會有一個農藥攪拌桶,以便噴灑農藥防治蟲害,增加產收。

這些果農平時不用的儲水桶,對於郭可遇來說,是孵育青蛙的溫床。因此,他總是在農民噴灑農藥前,展開搶救青蛙行動。

復育園裡雖然有芭蕉、有蕨類吸引各種昆蟲,不過郭可遇擔心蝌蚪營養不夠,還會添加副食品。

果園改造的復育區裡,處處見到他的用心,三年時間下來,成果相當不錯。園區的青蛙種類由原來的八種增加到二十一種,每到了黑夜來臨,復育園裡的蛙群們就開始大展身手,上演青蛙奏鳴曲。郭可遇就是這樣長期下來練就了聽聲辨蛙的功力。

在他眼裡,澤蛙隨遇而安,只要有乾淨的水域牠就會不請自來,有澤蛙也表示他的水池生態、水質符合「青蛙」標準。

以前的水溝石頭堆砌,縫隙裡總藏著魚蝦,現在水溝水泥化,農藥加上家庭污水,讓蝌蚪生長的環境愈來愈困難,青蛙的未來會如何?蛙痴擔心也加緊復育的腳步。

側記

如果水果是當地特產,聞名遐邇。怎麼會有人會把果園剷平,改建成孕育青蛙的溫床,他說他不賣,目前規模不大,並沒有對外開放。只是假日讓一些老師來觀察研究,提供他們了解青蛙的機會,再宣導正確觀念給小朋友。   

郭可遇是這樣的一個人。他養蝌蚪、復育青蛙。爲蛙類提供生長的環境,也用影像和雕刻記錄。

退休的生活有很多種,選擇復育青蛙的原因是什麼?我想了解他的想法,於是製作了這個內容。 從聯絡到採訪,前後相隔四個月。最大的問題是「時間不對」,於是我從冬季等到春季,但郭可遇說最好的季節是夏季,「那時候就可以看見全部的青蛙唱鳴喔」,但是,青蛙只在晚間出沒,又「只聞其聲不見其身」,也不會乖乖不動,不容易一一呈現,篇幅也不夠。

等待的時間,他總不定期透過電話,讓我聽聽蛙鳴。「這是小雨蛙,聲音很亮,不過牠體型只有2.5公分左右」讓我多了想像空間。在物質缺乏的年代,青蛙也是郭可遇家食物來源之一,對於青蛙他不只鍾愛而且是抱著感謝之意。

集數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