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的滄海桑田

採訪 于立平 黃康妮
攝影 陳志昌

台灣最北的大沼澤,守護著遷徙的候鳥,也守護著台北盆地,又稱洪水平原,像一塊大海棉一般,是洪水宣洩的緩衝區,這塊肥沃的平原,至今仍是關渡人耕作的良田,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只能從少許的蓮花田,來見證關渡今昔的歷史。

關渡大橋上,車輛來來往往,關渡街道裡,人潮熙熙攘攘,這是一般台北市民所熟悉的關渡。關渡宮內香火鼎盛,香煙繚繞,關渡渡船頭外泊船的漁人來回穿梭,

這是關渡人所熟悉的關渡。有個老名字的「甘豆」,是台北盆地兩大河流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的出口,也是早期漢族與原住民由海上進入台北盆地的入口,因此關渡平原成為北部最早被人類開發的地區之一,她卻也是最完整的一塊遺世珍寶。



河流上游帶來的有機物質,滋養著沼澤區裡的生物,使得關渡濕地猶如一個天然食物的儲藏室,因此也吸引鳥類的駐足,每年秋季總有大批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南下過冬,關渡就成為他們渡海前蓄積能量的加油站。這塊台灣最北的大沼澤,守護著遷徙的候鳥,也守護著台北盆地。

其實關渡濕地的另一個名稱叫做洪水平原,她就像一塊大海棉吸收過多的水量,一旦有暴雨或颱風發生,就成為洪水宣洩的緩衝區,保護台北盆地不至於遭受水患之苦。這塊肥沃的平原至今仍是關渡人耕作的良田,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也只能從平原後方少許的蓮花田來見證了關渡今昔的歷史。

為了保留濕地蒼蒼莽莽的原始風貌,1981年開始,保育人士有了成立關渡自然公園的夢想,然而這對寸金寸土的台北來說可是說是難上加難,爭取又爭取,等待又等待,關渡濕地卻隨著廢土、垃圾、高樓大廈的入侵,讓南來北返的候鳥因等不及而離去。在走過十餘年的辛酸歲月後,終於在1996年塵埃落定。

關渡自然公園落成了,但是濕地卻在自然演替和人為干擾兩股力量的交叉互動下,有了戲劇化的景觀變遷。天然濕地逐漸步入陸域化的命運,讓保育人士不得不採取人為干預的手法,2000年6月,自然公園裡多了四個深淺不一的復育水池,他們相信給自然時間,野鳥會再度回到這座生物天堂。

集數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