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石化管線|高雄氣爆後續

高雄氣爆頭七法會,高雄市長陳菊,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都到場,追悼往生者。人民更想知道,造成30人死亡、300多人輕重傷的石化管線,政府到底怎麼管的,怎麼讓城市變成戰場…

高雄不是一般的城市,它的地底下有著太多秘密,石化管線多到連市政府都搞不清楚,被炸開的三多路和凱旋路底下,在工務局的地下管線資料庫中,只有中油和中石化的管線資料,現在卻多出一條榮化的幽靈管線。

二聖路和凱旋路口可能是案發第一現場,高雄地檢署調查後發現,榮化的管線,理論上要埋在土裡,實際上,卻穿越二聖路的雨水箱涵。檢察官裁切了兩公尺管線送去鑑定,這段管線看的出來鏽蝕嚴重,破口處還有火燒痕跡,管壁也已經非常的薄。

繼幽靈管線後,又出現了幽靈箱涵,被三條石化管線穿越的箱涵,竟也不在市政府下水道圖資裡。水從幽靈箱涵流出,離它20公尺的合法箱涵,反而閒置、沒有功用。氣爆疑雲還有待檢察官重建現場、釐清責任,然而地下危機,卻是高雄難以擺脫的歷史宿命。

高雄市民驚覺腳下是密布的石化管線

過去政府推動十大建設,高雄成為發展重工業的城市,半世紀來,都會區被石化產業包圍,北邊是中油五輕、大社工業區和台塑仁武廠,南邊是大寮的大發工業區、小港臨海工業區和林園的三輕、四輕,石化原料就在市區道路下,無聲無息的流動,直到家門口的馬路被炸開。這一刻,高雄市民才驚覺,這個城市、自己的生活空間,竟令人如此不安。



管線穿越市區,住家變成工廠的延伸,萬一管線洩漏,城市的管理中樞,是否有能力掌控每家工廠的生產狀況?

而埋在道路底下的石化管線,到底誰在管?

究竟誰在管理石化管線,行政院對外表示不立專章,經濟部邀集高雄市政府、石化業者和學者專家開會後,要求業者提供所有管線資料,並請石化工會邀請會員廠商,研議如何加強管線的風險和自主管裡,最後結論行文給高雄市政府,副本給工業局。

問題是,現在就是讓業者自主管理,結果榮化自主管理到丙烯洩漏爆炸了,第一時間還出面否認,表示在事故現場爆裂的管線,不是榮化所有。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時任經濟部次長),過去自主管理著重在廠內,廠外比較不注重。



台大公衛所教授詹長權表示,在美國,廠區外的管線都是交通部管,交通部設了一個處,專門管理所有管線,包括油、氣和化學管線。「地方政府哪有能力管這麼多工廠?很難。特別是這麼複雜的管線,更別說當初高雄縣市如果沒有合併,怎麼管?」

高雄人的心,忐忑不安,地下石化管線讓這座城市,暴露在石化災害的風險中,面臨產業發展與城市安全的衝突,高雄市長陳菊做出了抉擇,宣布受災地區所有的石化工業管線,都不能恢復使用。

中油的前鎮儲運所,是石化原料進口的轉運站,這裡有榮化、中油和中石化三條管線,連接到大社工業區。爆炸之後,確定埋不回去,換來的是槽車滿街跑,猶如小型炸彈,往來前鎮與大社之間,市政府也加強了槽車安檢。但很不幸的,還是發生了槽車撞上中油交通車的嚴重車禍,好在當時載運氯乙烯的槽車是空車。


馬路上、馬路下,都有不定時的石化炸彈,如何住的安心?

先進國家對於化學物品運輸管道的規範是,地下管線經過的地面上,要淨空,還要劃出安全隔離帶,以免意外災害殃及無辜。但在高雄,管線卻和城市維生系統,包括電力、自來水、電信、瓦斯和下水道共存,路面上人車通行,道路兩旁住宅、商家林立,甚至還有學校和加油站,如果用國外標準來看,高雄其實不及格。

高雄市政府對於身為石化城市的風險意識,顯然不足,從幽靈管線可以看出。工務局對地下石化管線的管理,處於被動角色。現在市政府必須查清楚,高雄地區到底還有哪些氣體油料和石化管線,埋在地下,除了要業者提供管線基本資料,將來的維護計畫與頻率,都得定期申報。

高雄走到關鍵十字路口,位在後勁的中油五輕,計畫在民國104年關廠,大社、仁武的石化業者未來需要的原料,經濟部規劃將經由三輕和進口補足,但中油前鎮儲運所這條動脈如今卻斷了。行政院拋出了在高雄洲際貨櫃中心,填海造陸,設置石化專區的構想。

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第一步是管線安檢,確認現有管線的安全,而在北高雄的石化產業找到適當地點,讓它集中、靠近原料供應端,是重要的思考方向,會再與市政府就石化業區位調整,做討論與規劃。

石化專區就是解藥嗎?只遷移北高雄的石化業,是否能根本解決管線穿越市區的危機?慘烈的氣爆災難,總統發表國殤談話,舉國降半旗哀悼,請政府記取這個慘痛經驗,給高雄市民一條可以安心的路,一個可以安居的城市。

協力採訪/ 賴淑敏 王介村 謝其文 孟昭權 許政俊 林志堅

地點
集數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