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鳳凰颱風將至,氣象署在10日傍晚五點半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估計11日有機會發布陸上警報。統計至10日晚間十一點,明日停班停課的:台北市陽明山地區12個里和新北市七個里、桃園市、宜蘭縣、澎湖縣之外,其餘縣市仍維持正常上班上課。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帶來的雨勢影響,馬太鞍溪溪水水位升高,有民眾就發現傍晚六點多萬榮鄉明利村旁邊的大排水位也高漲,大水溢淹到路面,也有民眾拍攝到河水不停從路面人孔蓋冒出,停放的三角錐也被泥水沖到一旁,水勢一路向下,馬太鞍溪便橋也出現溪水溢淹的畫面。
晚間八點,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啟動第一次鳳凰颱風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災防中心預估颱風主要影響台灣陸地的時間為12日(週三)至13日(週四),其中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及南部山區,沿海低窪地區,都要小心短延時強降雨導致的積淹水災情,西南部、恆春半島、離島地區、沿海空曠地區則要做好強風災害的應變。農業部水保署則是統計至晚間六點半,針對宜蘭縣和花蓮縣兩縣市,發布21條土石流黃色警戒。
林保署花蓮分署完成模擬評估可能影響範圍,在颱風來臨前,8日提供給花蓮縣政府和光復鄉公所、萬榮鄉公所、鳳林鎮公所等單位,作為疏散撤離作業之用。這次可能影響範圍的評估模擬,是根據水利署加高堤防以及疏濬馬太鞍溪下游之後,設定極端情境之下的模擬:假設這次颱風帶來800毫米降雨量加上原堰塞湖現有150萬噸一次性潰決加上溢流口邊坡土石崩塌阻塞河道,就有可能會形成蓄水量1500萬噸的新生堰塞湖,模擬計算將產生4500cms的最大洪峰流量。
工作會報中,依據疏散撤離組的報告,統計至晚間八點,在馬太鞍溪堰塞湖警戒範圍內的光復鄉、萬榮鄉以及鳳林鎮,弱勢族群像是獨居長者、洗腎患者、行動不便等居民,已經有100人完成撤離,平房住戶則撤離2048人,垂直避難的有4150人,三鄉鎮加起來總共完成疏散避難6298人。光復鄉目前開設八處收容處所、鳳林鎮和萬榮鄉則是一處收容處所,秀林鄉開設兩處收容處所。
入夜後,雨勢更加明顯,沿海空曠地區及離島也將出現局部9至12級強陣風,中南部地區則是視颱風路徑及強度,風雨仍不確定。截至下午五點也在各地觀察到平均浪高3米,東南部也有看到6米浪高。下午四點半起,馬太鞍溪臨時涵管便道,已先進行預警性封閉。 根據氣象署觀測資料,截至今晚八點十分,宜蘭累積雨量最高有240毫米,台北市和基隆、新北市、蘭嶼也都有超過100毫米。
隨著颱風逐漸北上,氣象署提醒東半部以及大臺北山區要嚴防豪雨以上等級降雨,尤其宜蘭山區,會有超大豪雨出現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