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的警訊|2025.9.9天然氣外洩爆炸事件

照片提供/台電

9月9日晚上八點,爆炸巨響和熊熊火焰,讓高雄市永安區的居民,度過飽受驚嚇的夜晚。

爆炸威力讓附近住家的牆壁都震出了裂縫,距離電廠只有300公尺的新港里烏林投社區,剛整修好的老房子也被震出裂痕。這是台灣天然氣電廠首次因為天然氣外洩,引發爆炸的嚴重工安事件,氣爆發生點位在興達電廠7月才開始試運轉的新2號機複循環機組。

烏林投社區距離興達電廠只有300公尺。
烏林投社區居民表示,剛整修好的老房子被震出裂痕。

台電人員隔日巡視廠區,發現燃燒最明顯的位置,是在2號機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與管線連接處的法蘭,初步判斷可能是法蘭之間的墊片失效,導致天然氣洩漏。(相關新聞:興達電廠天然氣洩漏火警 台電公布起火點)

廠區燃燒最明顯的位置 。照片提供/台電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 廠區燃燒最明顯的位置,是在2號機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與管線連接處的法蘭。

里長質疑:若只是法蘭墊片失效,外洩量應該有限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針對爆炸原因,會再搭架用內視鏡等設備,做更進一步調查。但當地鹽田里里長柯男烈表示,9日下午四點多就接獲廠區內外包工人通報,疑似有天然氣外洩,曾經在中油負責天然氣採樣的烏林投自救會會長黃福來也質疑台電的說法,他認為如果只是法蘭墊片失效,外洩量應該有限,不至於十分鐘內就發生如此巨大的爆炸。

烏林投自救會會長黃福來,質疑台電所稱「因法蘭墊片失效導致外洩」的說法。

長期關心高雄工業區公安議題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認為,天然氣洩漏的數量,真正外洩的時間點和台電偵測到的時間點是不是一致,兩個時間是否有落差,是後續必須釐清的地方。

學者認為:新設備試車需更加注重風險管理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表示,電廠試運轉通常是風險最高的時間。理論上在這種非常態性運轉過程中,應該要有相對應的應變計畫。假設電廠的多重防護措施有正常發揮作用,即便是單一的法蘭出問題,也不至於會發生這麼大的爆炸。這次事故可能是在洩漏發生後,沒有及時偵測到,偵測到也沒有立即做遮斷,最後也沒有啟動應變作為,防止引爆的行為發生,顯示至少有三道措施失去效果。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單信瑜表示,電廠試運轉通常是風險最高的時間。

台電表示,事故發生之前,將近晚間八點時,天然氣偵測器有偵測到外洩,並在兩分鐘內關斷,但管線內仍有殘留氣體而引發氣爆。並且會在近日全面檢視廠區內天然氣管線與法蘭的安全狀況,向高雄市消防局提出事故肇因與後續的防範對策。

烏林投自救會:興達事故頻率過高,和管理不善有關

不過興達電廠出狀況已經不是第一次。2021年5月17日,興達電廠1號機因控制模組故障跳脫,瞬間減少電力50萬千瓦,當天晚間緊急啟動分區供電。

2022年3月3日又因為人為操作失誤,機組跳脫,導致全台大規模停電。而審計部日前公布報告,興達電廠近三年煤倉悶燒達255次。和興達電廠比鄰而居的烏林投社區,社區居民成立烏林投自救會,烏林投自救會質疑,事故頻率過高和廠方管理不善有關,自救會成員在11日上午至興達電廠外抗議,要求興達電廠廠長以及台電南部施工處處長、副處長下台負責。(延伸閱讀:高雄興達電廠氣爆以及盤點近年重大意外)

烏林投自救會成員在興達電廠外抗議。

興達電廠距離聚落不到一公里,一旦發生事故,居民首當其衝。鹽田里里長柯男烈建議,電廠應該和當地的永安防災系統串聯,讓民眾在第一時間能掌握資訊。

興達電廠距離周邊聚落不到一公里,鹽田里里長柯男烈建議,電廠應該和當地防災系統串聯,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掌握資訊。

興達新2號機原本預計在今年12月運轉發電,發生事故後已停止試運轉作業。另外已在6月開始運轉發電的新1號機,也因為安全檢查而停機,相關報告須等待高雄市府審查通過後,機組才能重啟。

9月12日,國民黨立委召開記者會質疑,事故原因是過度操作導致零件磨損,台電隨即澄清無事實根據。2021年興達電廠513事故後,曾委託第三方公正機構進行事故鑑定,這次是否也應該委由第三方進行事故調查?記者詢問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他表示,驗證是地方政府來做,台電會請專家做盤查。

高雄興達電廠近年重大意外
2021.05.13 高雄路竹區路北變電所因人為疏失,導致匯流排故障,興達電廠四座燃煤機組跳機,全台 400多萬戶停電。
2021.05.17 興達電廠1號機因控制模組故障而跳脫,瞬間減少電力50萬瓩,加上天氣炎熱,17日晚間再度啟動緊急分區供電,這次事件約有100萬戶用戶受到影響。
2022.3.3 因人員操作失誤,興達電廠開關場設備故障,連接至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的發電機組跳脫,瞬間喪失1050萬瓩,總計全台 549萬戶停電。
2025.9.9 晚間8點05分,興達電廠發生天然氣外洩氣爆。經台電初步調查,洩漏點為新2-2號氣渦輪機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的法蘭,後續也將會全面巡檢,以釐清事故發生原因。

為改善空污推「煤轉氣」,外洩卻讓安全性蒙陰影

興達新1號機裝置容量高達1.3GW,是舊機組的三倍,發電量巨大。為維持夜尖峰備轉容量達6%,台電近日啟動備用的燃煤機組,以彌補新1號機停機的空缺。當地里長表示,過去為了改善空污,鼓勵里民支持電廠煤轉氣,但安全問題不能夠打折,否則如何向里民交代。

為維持夜尖峰備轉容量達6%,台電近日啟動備用的燃煤機組,以彌補新1號機停機的空缺。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表示,大家都期待有個零事故的電廠,而不是一個經常出包的電廠。興達電廠在試運轉過程中出問題,是一個警訊,希望透過這個警訊,更進一步確認問題並修正,讓所有天然氣新機組能安全上線。

推動大型火力電廠「煤改氣」是能源轉型中的一環。興達電廠爆炸事故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台電與政府部門必須正視事故原因,建立應變機制,接下來的煤改氣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信任。

集數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