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電廠脫胎記:燃煤改燃氣

採訪/撰稿 胡慕情
攝影/剪輯 陳添寶

從高雄茄萣望向南方,四座銀亮的圓形儲槽與高大煙囪,是人們對高雄永安的第一印象。這是1970年代,因應南部快速發展的工業需求,興建的興達電廠,運轉至今已經有三十七年,廠內有四部燃煤機組、五部燃氣機組,是目前裝置容量第三大的電廠,但對高雄市民來說,卻是不可承受之重…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說,高雄是空氣品質嚴重惡化區域,位於最北邊的空氣品質監測站,經常出現紅爆,其中興達電廠就是重要污染源。「它是台灣現存最舊的燃煤汽力機組,沒經過環評各方面就商轉,高雄民眾已經默默忍受這樣的燃煤電廠排放髒空氣,長達三十七年。」

因應社會大眾對空污的關切,台電預計將屆齡四十年除役的興達電廠,改建為複循環機組的燃氣電廠,初估未來總懸浮微粒排放,可以降低77%。為了電力需求的無縫接軌,台電公司主張先建後拆,在環評初審中,引發爭議。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興達電廠一、二號機的生煤許可,今年底即將到期。為了高雄居民的健康,台電應該配合改建,將這兩部機組提前除役。但台電認為,將空污問題全歸咎於電力業,有失公允。

王敏玲表示,高雄空污的確不能只怪罪發電廠,還包括工廠和移動污染源,但根據環保署研究顯示,電力業所產生的致癌物質比例相對高。台電對此表示,目前的排放都低於管制標準,未來也會配合高雄市即將出爐的地方加嚴標準,更加嚴格控管排放。不過公民團體依舊要求先拆後建,因為改建計畫不只牽涉空污防治,還會影響永安濕地的完整。

人稱海哥的林昆海,觀察永安濕地已經有二十多年,近年他發現,這裡成為黑面琵鷺的重要棲地。2010年,高雄鳥會將永安濕地推薦為國家重要濕地,全區共130公頃,但這片土地產權是台電所有。2016年,台電跟高雄市政府協議,最後只保留南邊41.25公頃成為地方級濕地。

台電規劃,要將更新的燃氣機組,放置在廠區南側,臨興達路共81.8公頃的濕地上,環保團體認為,應該利用現有廠區腹地。不過興達電廠表示,現有廠區都是零星的土地,早已沒有空間容納新的機組。

考量生態,台電在環評初審後,縮小開發範圍。除了預留14公頃,做為日後發展碳捕捉設施用地,實質廠區利用面積只有35.5公頃,剩餘土地皆為綠地、滯洪池與隔離緩衝區。但環保團體認為,只要一、二號機提前除役,閒置的煤倉腹地就足夠使用,或者也可考慮將燃燒後飛灰填海的灰塘腹地,做為室外煤倉,再利用現有室外煤倉改建燃氣機組。不過興達電廠的回覆是,都不可行。

雙方對於興達電廠一、二號機,到底可不可以提前除役的爭點,除了土地需求與空污疑慮,最關鍵的是,台電認為電力供應必須無縫接軌。尤其是台積電與華邦電子即將進駐南科,未來南部地區將新增一百五十萬瓩的電力需求。

第三次環評初審中,公民團體與台電針對供電穩定進行交鋒,台電強調必須先建後拆,維持法定的備用容量率15%。公民團體則認為,興達電廠一、二號機提前除役的缺口,不必然要靠發電端來彌補,這樣的說法,獲得環評委員的認可。要求台電必須補件再審,興達電廠能不能順利改建,將待五月份的審查結果。

對台電來說,永安濕地這片廣闊的素地,將是未來因應產業擴張,電力需求的儲備用地,但對候鳥而言,卻也是不能消失的棲地。短期來看,這是一場人鳥之爭。長期而言,興達電廠的脫胎換骨,卻象徵台灣用電需求,面臨空污壓力與土地限制,不可能無限上綱的警訊。這場爭議是不是能順利落幕?將考驗經濟部能不能揮別過往經濟成長的老舊想像。

集數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