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 |728豪雨 系列報導
2025年首個影響台灣的丹娜絲颱風,這也是自1958年氣象署有較完整颱風紀錄以來,第一個由嘉義登陸的颱風。所帶來的強風豪雨重創沿海地區,造成數萬戶民宅受損,電桿倒斷、海水倒灌,災後重建是條漫漫長路。
隨即發生的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大規模的劇烈降雨為沿海地區的復原之路更添難度,強風豪雨之下,未來該有哪些防災、減災思維呢?
丹娜絲後續》七股顧沙洲|沙源流失背後的原因、衝擊與省思?
台南七股潟湖,長年以來是蚵農、漁民、觀光業者賴以維生的場域,也是守護沿岸聚落的重要屏障。然而,河川輸沙量減少,以及突堤工程對自然流沙的阻斷,這片水域與三座沙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年的丹娜絲颱風又給七股沙洲帶來什麼樣的新危機?
丹娜絲後續》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
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丹娜絲後續》從風工程角度來解讀水面光電板受損原因|ft.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朱佳仁|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過後多日,帶來的強風教訓,到今日仍餘波盪漾。其中光電板和屋頂,到底能不能承受強風威脅?還需要哪些配套?根據內政部頒布的《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各地的耐風設計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次丹娜絲颱風的風速,是否有超過耐風設計規範的設計風速呢?而目前國內關於太陽光電設施的耐風設計的依據是什麼?是否有涵蓋全部的光電設計形式? 這次受到風災損壞最為嚴重的光電設施,主要是水面型光電(...
丹娜絲後續》強風下的光電板-現在的光電板設計有辦法抗風嗎?|ft.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姚大鈞|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強風導致多個光電案場受損,不管是地面型、屋頂型都都有傳出受損情形,其中又以水面型光電場受損最為嚴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跟材料或是結構有關嗎? 這次強風對光電板造成的考驗,正突顯出我們光電政策欠缺相關設計規範,未來光電場又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設計,來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4年初就曾提出警訊,要重視強風對太陽光電設施的威脅,...
728豪雨》對於強降雨的減災思維,我們可以怎麼做?| ft.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王筱雯|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氣象署在4號下午解除0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這場連續多日的大規模豪雨,造成中南部多個地區出現積淹水狀況,也引發不少討論,沿海地區如果提升防洪標準或區域排水治理率,就能避免淹水嗎?又該如何更全面地因應這些環境風險呢?政府推出1000億的治水預算,有辦法處理問題嗎?又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因應水患呢? 我們邀請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王筱雯,分享該用怎樣的思維來看待「水災」這件事?...
728豪雨》這一波西南氣流豪雨影響怎會這麼大?|ft.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從7/28-8/4八天之內,氣象署就連續七天發布豪雨特報,部分地區的時雨量甚至出現超過一百毫米的紀錄。到底西南氣流是什麼?這一次的西南氣流又有什麼特別之處?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呢?這與巨大的天氣系統「季風環流圈」有關嗎? 這次專家怎麼說,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要來說明我們經常聽到的「西南氣流」到底是什麼?跟我們的天氣系統有什麼關聯?這一波的強降雨,...
728豪雨》風雨夾擊的試煉!颱風剛走中南部又遇強降雨
颱風剛走,大雨又來襲,7月5日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導致嘉南地區超過三萬戶房屋受損,三週過後不少房屋尚未修復完畢,7月28日西南氣流又帶來豪大雨,重創中南部多個地區發生淹水,強風、豪雨接連襲擊,該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難題?
丹娜絲颱風》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
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