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菱角田,準備採收上午第二次的菱角,每年9到12月,簡明獅和太太天還沒亮,就要過來採菱角。這片位在高雄大寮拷潭地區菱角田,原本是簡明獅父親種的,父親年邁後,他決定接手繼續種植。不過想種出好吃的菱角,並不容易,一開始,他的菱角被說吃起來有水溝味,透過引進活水,改善了問題。不想噴灑太多農藥,改用苦茶粕做天然防治,也用人工方式清除福壽螺。
將採收好的菱角放進後車廂,簡明獅把菱角載回去做處理。這些菱角經過幾次清洗後,不夠熟的會浮在水面,和賣相不好的一起被淘汰,通過品管的放入大鍋開火蒸熟。時間到,打開鍋蓋,趕緊將熱呼呼的菱角拿出來,鋪在桌面,一個個劃出開口,方便能夠吃到完整的菱角。怎麼把開菱角的動作,做到熟練又不傷到自己,簡明獅練了很久。
簡明獅的正職不是農夫,他開了一間汽車修配廠,雖然汽修工作收入比較好,但種菱角讓他得到更多成就感。而他守護菱角田的心意,也讓父親晚年生活有了重心。
如何留住大潭的菱角與老宅文化?
拷潭曾有許多菱角田,只是隨著各種建設,消失得很快。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大寮地區的菱角文化,在地社團舉辦相關活動。現場看到一群人圍著小桌子幫菱角開殼,菱角殼很硬,想要三刀就剝出完整的菱角肉難度很高。活動也設計菱角殼染布、輕黏土、還有菱角果子燒。
距離活動場地不遠,剝開後的菱角殼,在地上曝曬。周圍是一整片很有歷史的古厝群,在地民眾簡志強說,這是他們家族超過百年的老宅,從建築形式可以看到祖先蓋房子就地取材的思維。
多年下來,老房子因為颱風、下雨遭到毀損,後代在維修房子時因時制宜,老宅也隨之有了不一樣的面貌,保留著不同年代的建築手法與裝飾。對於這片老宅,簡志強有很深的感情,也知道隨時代演進,一間間老房子可能隨時拆掉,因此希望這些房子消失前,能夠被更多人看到。
因為鄰近小港機場,大寮長期劃入限建區,不過幾年前限建令解除後,地方預期開發的腳步將越來越快。以菱角田來說,20多年前,大寮地區有50多公頃的菱角田,不過台88線完工通車後,道路旁的農地一塊塊消失,簡明獅家的菱角田,雖然沒有因為台88線被填平,不過最近幾年,因為旁邊的水溝工程也縮小面積。
爭議十多年,2022年通過環評,預計2025年開工的國道七號,也將經過大寮,隨著各種大小建設的規劃與進行,老社區的菱角田與老宅,又會在開發的腳步中留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