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守護白魚|溪流整治傷生態
哈囉,你認識我嗎?我叫白魚,是台灣溪流裡的原住民喔!因為身體的顏色比較淡,老一輩也有人叫我─肉魚。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水流平緩、有藻類和小蟲可以覓食、有水草可以藏身的溪流。你說這樣的地方,不是很普通嗎?那可就錯了!現在全台灣只有日月潭附近的小溪,還有大甲溪的支流—食水嵙溪,才能發現我的蹤影。但是,這最後的家,也將被水泥與消波塊佔據…
遇火重生-台灣瓦窯曙光再現|三和瓦窯的百年歷史
古樸的三合院、典雅的紅瓦厝,一直是台灣民居建築的重要象徵。雖然現在,在鋼筋水泥的強勢競爭下,已經沒有人會想要興建這樣的傳統屋舍,可是只要談到台灣建築史,就不能忽略瓦窯產業的發展與沒落。 位於高雄縣大樹鄉的三和瓦窯,是目前台灣僅存的瓦窯燒製廠,廠裡的三座龜窯,不僅被高雄縣政府列為歷史建築,也依舊生火燒瓦、肩負台灣古蹟修復的重任。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家隨時面臨賠本製瓦的窯廠,如何突破重圍,開闢台灣瓦窯業的最後一條生路…
長治久安|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
莫拉克風災過去,災後重建的問題接踵而來,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通過的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掀起一陣軒然大波,到底災後重建會遇到哪些問題?政府推出的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又有哪些爭端?希望透過屏東縣霧台鄉的例子,大家一起討論,是否能有更細膩的作法?
【莫拉克颱風】淪陷水中央|屏東佳冬的淹水成常態?
隨著氣象局不斷上修雨量預測,莫拉克颱風一舉創下台灣氣象史上許多記錄,單日降雨量最高,累積降雨量也最高。大雨重創台灣,從山上、平原到沿海聚落無一倖免,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到台東,淪陷在水中央。
台灣海岸十年|環島海岸線巡禮
1998年,我們的島開播,當時許多海岸開發案,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於是我們的島推出再見海洋系列報導,首次透過影像,完整呈現台灣海岸的環境問題。這十年,在無數次的潮起潮落之間,台灣的海岸又產生了哪些改變呢?重返我們的島,希望回顧歷史,找出海岸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