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陳添寶
樹木之死(上):松材線蟲入侵火炎山馬尾松林
三義火炎山,位在台灣中西部,大安溪下游北側。從民國75年六月底開始,依照文化資產保護法被劃為自然保留區,區內光禿挺拔的自然崩塌地形和台灣最大片的馬尾松天然林是兩個主要被保護的對象。
組合之家|921重建難題:組合屋拆不拆?
921地震至今,即將屆滿三年,在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居民,住進了臨時蓋起的組合屋,讓居民在重建家園過程中,有個遮風避雨的家。這些組合屋原本就不是讓居民長久居住,政府也準備要陸續拆除,但是到現在組合屋仍是許多人的家。 這片正在拆除的組合屋,是政府向地主租用,也是現在少數能夠順利拆除的組合屋。組合屋安置地震災民的計劃原本是兩年,後來又延了一年,現在土地租用的期限快到了,一些居民仍無力重建家園,...
藍色幽禁:當小白鯨來到台灣
五月底,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一場鯊魚搬家的大工程。原來住在海獸池裡的48條鯊魚,在完成階段性的展示任務之後,不得不退讓出牠們暫住的家,只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新客人。
國境之南|你很陌生的南沙群島
中華民國的最南端─南沙群島,你去過嗎?南沙群島其實含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島嶼,其中的太平島是一個橢圓形的狹長島嶼,沿著島的四週走一圈只需要二十分鐘,雖然太平島只是一個孤懸在南海中的小島嶼,但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在明朝和清朝已經成為漁民捕魚的據點。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占據南海各島,稱太平島為長島,作為南進的基地,對日抗戰勝利之後,這座島嶼由我軍的太平艦負責從日軍手中接收,自此成為太平島。
尋找雙連埤的未來|集思廣益的保育對談
雙連埤是一個面積17公頃的內陸濕地,在這小小的面積裡面孕育了無限生機,尤其是水生植物的數量及種類更是可觀,但是這裡多元豐富的生態卻因土地是私人所有,而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之前地主的整地及放水的行為,讓長期關切雙連埤的荒野保育協會非常擔心,縣政府也曾為此告過地主,檢察官最後以不起訴處理。近來宜蘭社區大學開辦公共論壇,邀請縣府、地主、生態工作者一起參與,找尋雙連埤的未來。
看不見的毒害|遭重金屬汙染的土地和地下水
工廠住宅林立的都會區,地底下卻埋藏著汞污泥,這樣的荒謬至極的事件,發生在台北縣新莊市,地下水及土壤已經受到汞污染的事實,居民不願相信,但環保單位卻早已知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看不見的毒害,究竟還存在那裡?其實台灣已經有八大工業區的地下水及土壤都已經遭受污染,其中也包含了頂著高科技光環的新竹科學園區,仔細追查才發現,許多污染廠址不但鮮為人知,更在經濟的聲浪下受到政府的漠視,最後民眾的健康以及環境的公益,就如同台灣的地下水及土壤一樣,被看不見的毒害,一寸一寸的腐蝕,一點一滴的流失。
廚餘回收|搶救廚餘大作戰
近十年來,廚餘回收儼然已經形成一種民間自主的風氣。從北到南,從都市到農村,大家彷彿如夢初醒般,發現廚餘回收的好處,到處都有人在嘗試、摸索,企圖將廚餘變黑金(有機肥),這潮流一步步從個人、民間社團,推展到地方政府。也因為這風氣是來自民間的嘗試,所以各自摸索出不同的方法,形成眾聲喧嘩的景象。 台大農業化學系的吳三和教授和環保人士劉力學是研究廚餘的革命夥伴,他認為只有用科學的方式研究廚餘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