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榮
搶救張家古厝竹塹林|現代的文資保護,該有何種新作法?
屏東恆春,張家古厝圍繞的竹塹林,勾勒起台灣傳統民居的防衛體系。保護古厝竹塹林,形成一場文資守護運動,但是面對開發壓力,還有多數後代子孫的反對,竹塹林的留存,更顯艱辛。
深井奪水美濃愁|高雄美濃地下水問題
農業平原上,開挖深水井,還未出水,卻已挖出居民怒火。深水井開發計畫,讓高雄美濃居民抗爭,他們不只抗議奪水之恨,也反對用水不公,在怒吼聲浪中,吐露美濃的世代水愁。
海岸上的生態樂園|台南城西防風林
一片海岸防風林,原本即將開發,在眾人努力下,發現珍貴生態,守住防風林棲地。隨著更多生態調查展開,許多物種被發現,人們才認識,原來在台南濱海,有座生態大樂園。
農地上的大工廠|農地設廠威脅農業環境
農地上一間間工廠,構成西部平原的異樣風景,造就地方經濟,卻也帶來環境苦果。社會要求整頓,還給農村自然風貌,但是盤根錯節的歷史,卻讓生根的農地工廠,形成難以拔除的問題。
山上的露營場|親近自然?
近年,露營活動成為熱門休閒活動,每到假日總是全家出動、朋友結伴,一起到野外露營。隨著露營活動興盛,露營場因應而生,但是失去規範,造成山坡地開發、垃圾污染等問題。讓人反思,親近自然的活動,反而變相破壞自然...
高雄捷運不要來|路竹居民反徵收
高雄台一線沿線居民,長期擔心道路拓寬徵收,家園將被拆除,但是高雄捷運路竹延伸線計畫,讓徵收拆除計畫迫在眉睫。地方居民組成自救會,展開抗爭,希望道路不要拓寬,捷運不用延伸,讓他們能安居樂業,不必再受徵收迫遷…
【六二水災】暴雨下的治水工程|重新檢討人類工程興建與管理
一場暴雨,在台灣各地造成不同災情,氣候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超大雨量,成為致災原因。但是許多災情背後,是否只因為雨量致災,必須進一步調查與分析,從暴雨發生思考人類工程的問題…
國一甲道路的開發抗爭|道路開發引發迫遷和破壞環境疑慮
國道一甲線開發,引發徵收迫遷和環境破壞的爭議,居民質疑一條因應桃園航空城興建的道路,在航空城未通過前,為何要搶先通過?自救會居民走上街頭,高聲抗議,希望社會注意這個開發案所造成的人權與環境問題…
來到金門|揭開大膽島的神祕面紗
金門外海有座小小島嶼叫做大膽島,曾經發生激烈戰役,成為知名的戰爭島嶼,長期以來一直由軍隊駐守,從未對外開放。現今大膽島走向開放,揭開神秘面紗,一睹小島美麗風光,也讓人思考金門眾多軍事據點開放觀光後,如何找到定位…
微光世界-螢火蟲大復育
暗夜中,一閃一閃發亮的螢火蟲,帶來美麗影像,也帶來美好想像,讓賞螢活動成為生態觀光。觀光經濟背後,連結著環境復育與社區再造,讓很多改變的願景,寄託在復育行動上,希望微弱螢光,發出巨大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