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張光宗
塑膠「微」機|流入海洋的微塑膠
2018-03-05
小小的保麗龍顆粒,漂浮在汪洋大海中,成了藤壺還有海藻的新家。五顏六色的微小塑膠碎片,是海中浮游生物,小魚、小蝦的新鄰居。每天,數以噸計的塑膠廢棄物,進到大海,最終它們會以什麼樣貌,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
馬頭山的生態秘密|反對設置掩埋場的理由
2018-02-26
台28線,一條貫穿高雄連接著山與海的省道,知道的人寥寥無幾。馬頭山,一座位於台28線的獨立山頭,更是沒有人特別注意它。不過這座山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藏在一片片廣大竹林裡…
【桃園氣爆】與煉油廠為鄰|居民像抱著不定時炸彈生活
2018-02-05
熊熊焰火,染紅桃園市的天空。2018年1月29日清晨6點42分,中油桃園煉油廠內的一聲巨響,驚醒許多還在睡夢中的桃園市民。寒流來襲,陰雨綿綿,廠區周邊的居民卻滿腹怒火,頂著風雨聚集在廠區大門前,訴說他們心中的恐懼。
濕地.出口|高美濕地的難題
2018-01-29
海岸濕地是大河的出口,也是都市居民找尋片刻悠閒的一方天地。它承載萬物新生的喜悅,也默默包容各種人為活動的衝擊。海岸地形的變遷,潮間帶生物的演替,這些來自濕地的訊息,人們聽見了多少?
金門土雞返鄉路|留下台灣各地特色雞種
2018-01-22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通通少不了牠。土雞是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最為密切的經濟動物之一。對生產效率的追求,進口雞種的普及化,台灣各地農家常見的特色土雞品種,漸漸消失。台灣土雞血脈,如何繼續傳承?離鄉近三十年的金門土雞,要怎麼重新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金門人的餐桌上?
紙廠還魂記|讓在地居民苦不堪言的造紙工廠
2017-11-20
彰化縣埔心鄉瓦北村一帶,相傳早年曾有先民在此製造屋瓦,因而得名,如今這裡是埔心鄉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寧靜村落裡,卻有一間讓在地居民苦不堪言的造紙工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