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頂坡角上的傷痕|樂生院如何踏出重建的第一步?

2018-01-08

超過半世紀的隔離、歧視,走了十幾年的保留抗爭運動,樂生院該怎麼踏出重建的第一步?歷史的傷痕,要如何撫平?

礦山下的未來|改革聲浪要求撤銷亞泥展限

2017-12-25

今年11月23日,花蓮新城山亞泥新礦權正式生效,可以再繼續開採二十年。12月,行政院通過礦業法修正草案,修法能否解決礦區長久的爭議?

紙廠還魂記|讓在地居民苦不堪言的造紙工廠

2017-11-20

彰化縣埔心鄉瓦北村一帶,相傳早年曾有先民在此製造屋瓦,因而得名,如今這裡是埔心鄉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寧靜村落裡,卻有一間讓在地居民苦不堪言的造紙工廠。

黃瘋蟻入侵

2017-10-30

小小螞蟻雄兵,每天辛勤儲存糧食,團結合作,讓族群一天天壯大,牠們是寓言故事熱愛描述的對象。當牠們離開原本生長的土地,漂洋過海,入侵異地,這股力量,如何成為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夢魘?

底渣何處去

2017-07-31

熟悉的音樂響起,快步追上垃圾車,把手中大包小包的垃圾,交給清潔隊員,這是很多人每天生活中的例行公事。家裡的垃圾清乾淨了,以為就此可以鬆一口氣,另一個更棘手的難題,才正要浮現。

減藥任務|降低農藥殘留超標風險

2017-06-12

農藥雖然是大多數農民穩定生產不可或缺的幫手,使用不當卻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台灣的農藥管理出了哪些問題?要讓農民減量用藥,該怎麼著手?

與水共存之路|強降雨下的海綿城市

2017-06-05

6月2日上午,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雷雨警報,呼籲北部嚴防土石流及淹水,短短一小時,台北市東湖國小就測到當日最大降雨量,每小時154毫米。目前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只能應付每小時40-50毫米的降雨量,台北市的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是每小時78.8毫米,已是全台最高,面對暴雨來襲,還是無法負荷。

毒雞蛋之謎

2017-05-08

蛋雞舍裡,上萬隻母雞低著頭,不停啄食飼料,仔細一看,籠子旁就有不少剛生下的新鮮雞蛋。巡視雞舍,中華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洪金獅,這位四十二年資歷的蛋農臉上,卻看不見笑容...

都市蜂潮│在自家陽台養蜜蜂

2017-04-24

繁忙擁擠的都市裡,不只人類為著工作而忙碌,有些人家中的陽台邊、頂樓上,也有一群又一群小蜜蜂,辛勤的四處採蜜。很多人會好奇,都市中真的養得活蜜蜂嗎?也有人擔心,這些蜜蜂會不會傷害鄰居?有群都市中的養蜂人,正在悄悄改變原本冷冰冰的水泥叢林。

【正新輪胎】走味的農鄉|阿誠被染黑的芭樂葉

2017-04-03

濁水溪的水,日以繼夜滾滾流動,為彰南地區的廣大農田,帶來肥沃黑泥,孕育出稻米、蔬菜,還有各式各樣的農作物。一座在此設立三十年的輪胎工廠,卻讓辛勤耕作的農人,再也不敢放心大口呼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