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砍樹記|城市的樹怎麼永保安康?

想像一下,你家門前有一整排樹,這些樹陪著你長大、陪著你變老,有一天,這些樹被認定危險,全被砍除;又或者,你珍惜的老樹,因為開發壓力,只能眼看著它消失。這些對居民深具意義的樹,除了砍除,能否有別的選擇?

台北市民生社區以濃密的綠蔭著稱,尤其是超過50年歷史的撫遠公園,公園內外將近300棵樹,形成一片樹海。今年三月,撫遠公園外的行道樹掛起牌子,居民才知道這些大樹都被列為高風險樹,要被砍除。

為什麼被列為危險樹木?風險如何評估?

今年三月,撫遠公園外的行道樹被列為高風險樹,計畫砍除。

當地里長表示,近幾年公園附近曾發生樹木倒伏,壓壞停放汽車,因此向市府反映,希望移除這些危險樹木。台北市公園處表示,這些榕樹因為樹穴面積太小,樹木間距太密,環境不佳導致生長不良。公園處委託外包單位進行樹木風險評估,再經過專家會勘,作成移除決定。撫遠公園內32棵、園外道路45棵榕樹,都列在移除名單上。

根據台北市公園處的樹木安全評估調查表,重大危害樹木有八項指標,前七項十分具體,包括枯萎超過80%、樹洞深度超過直徑2/3或罹患褐根病。但撫遠公園榕樹全都是勾選最後一項「其他經專家會勘建議移除」。

根據北市公園處的樹木安全評估調查表,撫遠公園要被砍除的樹木,全都是勾選最後一項「其他」,經專家會勘建議移除。

另外風險評估部分,扣分超過40分或達到3個關鍵因子就屬於高風險樹木。台灣樹人會祕書長潘翰疆指出,風險評估表中有些項目,像是附近有建築物、草磚,就會被扣分;樹穴太小、有被車輛撞擊風險等,都是關鍵因子,如果依照這個評估標準,台北市可能幾萬棵樹木,都有風險要被砍除。

臺北市樹木安全評估項目
□ 1.確認枯萎範圍超過80%以上之樹木。
□ 2.樹洞深度超過斷面直徑2/3且外殼開放度1/3以上。
□ 3.經儀器測量確認外殼開放度≧50%以上且木質部已腐朽。
□ 4.等勢幹有裂縫且深度已與等勢幹徑相等。
□ 5.罹褐根病者。
□ 6.成年人推動樹徑達30公分以上之樹幹基部會搖晃。
□ 7.天災導致樹木受損嚴重經專家判斷可能產生公安危害。
□ 8.其他有危險狀況經專家會勘建議移除者。

樹醫師詹鳳春認為,光從風險評估表去判定這些樹該不該砍,其實並不充分,更何況其中有很多是因為人為不當養護、錯誤修剪所造成。潘翰疆表示,樹穴太小可以擴大樹穴,如果傾斜可以修剪或扶正,而且評估表中的處理方式除了移除,還有改善與移植的選項,但在撫遠公園被評估有風險的樹木,全都沒有勾選改善或移植,而是通通移除。公園處則強調,最後要移除或移植,都是由專家做決定。

3月27日,撫遠公園周遭居民與護樹團體開記者會,為每棵樹繫上黃絲帶,希望市府能重新思考老樹去留。為回應居民訴求,公園處28日再邀請四位專家會勘,再次現勘後決議,公園內外移除56棵樹,保留21棵樹。五月初,重機具進駐,不到兩天,路邊31棵老樹全數移除。里長表示,未來人行道會重鋪,栽種新的樹種。多位居民帶著不捨與傷心,紀錄公園路樹一棵棵被砍除的過程。

這些樹不屬於市府認定的受保護樹木,被認定為高風險,居民只能看著它們被移除。然而,被列保的樹,就能永保安康嗎?

撫遠公園周遭居民與護樹團體,為每棵樹繫上黃布條,希望北市府能重新思考老樹的去留。


我們的島Podcast》為什麼樹會倒下?生活在城市裡的行道樹為什麼不快樂?|feat.樹木醫 詹鳳春

認列受保護樹木的標準是什麼?

台北市文山區景美溪畔有條不起眼的巷弄,保留著老屋與一片樹林,是城市中的生態跳島。

台北市文山區景美溪畔有條不起眼的巷弄,對老木柵人來說,這條巷弄可是別具意義,因為這條蜿蜒小路,是早年從景美到木柵的古道。古道兩邊是一座座蝕餘小丘,因為居民守護,至今仍保留著老屋與一片樹林,有如被住宅包圍的一塊綠洲,也是景美溪與仙跡岩之間重要的生態跳島。

小丘上有一棵美麗的老樟樹,二十多年前曾因為道路拓寬差點被移除,居民發起搶救,老樟樹被認列為受保護樹木得以保留。這幾年周遭建案開發持續進行,居民擔心老樹群不保,2023年,向北市文化局申請列保鄰近的20棵樹,不過只有11棵通過審查,掛牌列保。

二十多年前曾因為道路拓寬差點被移除,經居民發起搶救被認列為受保護樹木的老樟樹。

根據《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樹木必須達到下列任一項條件才能列保,包括直徑0.8公尺、胸圍2.5公尺以上、樹齡50年以上或珍稀具有生態、文化代表性之樹木。居民王小姐是以第三項,也就是樹齡超過50年以上申請列保,但20棵中有9棵,被文化局認為證據不足被駁回。

民眾申請老樹列保,又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為了拿出樹齡超過50年的證據,王小姐鍥而不捨找到當年的植樹人,取得文字證明和當年照片,在去年底向文化局提出新事證。不過卻沒有被採納,也沒有進入樹木保護委員會審查。

申請樹保的民眾,找到植樹人取得當年照片,照片中有樹小時候的樣子。照片提供/筑樹小丘護樹工作室

今年二月,申請樹保的民眾發現重機具進駐,建商以拆除房舍名義,將四棵樹木砍除。申請樹保的民眾認為,市府沒有告知申請人最後審查結論,提出的新證據也沒被公開討論,就讓建商進場匆促砍樹。北市文化局表示,未來會盡量提高行政效率,申保中的樹木會掛上臨時牌,暫緩工程施作。

申請樹保的民眾發現,建商已將四棵樹木砍除。照片提供/筑樹小丘護樹工作室

在建商開發範圍內木柵路上還有兩棵青楓,雖然在2023年通過審查被列入保護,去年還枝葉茂盛,今年居民發現老樹樹幹出現真菌,枝葉枯萎。居民表示向文化局反映多次,但市府與建商並沒有積極處理,老樹樹況惡化、奄奄一息。文化局則表示,根據台北市樹保條例,受保護樹木非經許可不得砍伐、移植或破壞,違反處五萬以上十萬以下得連續處罰,另外民眾若看到受保老樹遭破壞,也可以向文化局反映。

在建商開發範圍內,兩棵列保青楓枝葉枯黃,奄奄一息。

對於私人土地上的老樹,市府如果不積極執法,光是幾萬元的罰鍰,對於開發商其實不痛不癢,保護老樹成效有限。公務部門、開發單位和在地里長,不把樹當作消耗品,尊重老樹生命,城市裡的樹才能永保安康。

▌後記:受保護樹木青楓在列保8個月後死亡 已解編

木柵路一段238巷兩棵受保護青楓2024年5月22日經台北市樹保委員現場勘查後確認枯亡,解除列管。護樹民眾表示市府會勘與解除列管都未告知,要求應公開會勘資料與後續裁罰結果。
 

延伸閱讀》樹木不保:樹保條例能不能保障樹木?

地點
集數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