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警報:秋行軍蟲 來襲!

採訪/撰稿 張瑜珊
攝影 賴冠丞 陳慶鍾,剪輯 陳慶鍾

頭頂倒Y字型的頭縫線、每個體節包含四個黑點,並呈梯形分布,牠是目前被通緝的田間害蟲「秋行軍蟲」。飛行能力很強,加上氣流輔助,一個晚上可遷移一百到三百公里不等,換算下來,也就是十幾個小時內,就可以達到數百公里的傳播距離。

早期秋行軍蟲只在美洲移動,2016年以後首度入侵非洲,之後逐步蔓延,先遷移到印度,又沿著中南半島,2019年初入侵中國。短短六個多月,中國已有十八個省份傳出疫情,緊鄰的台灣,氣候環境相當符合秋行軍蟲的生長條件,情況自然也岌岌可危。

秋行軍蟲的寄主植物範圍包含76科,至少353種,主要危害玉米、水稻、高粱、花生等在台灣常見的經濟作物。農地之外,公園草叢、庭院菜圃,甚至高爾夫球場草皮,也都可能發現牠的蹤跡。

圖片提供:嘉義縣政府實習植物醫生劉志佳


玉米是非洲的主要糧食,在秋行軍蟲入侵後,平均造成30%的產量損失。對當地的糧食供應,造成很大的缺口,甚至引起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的關注與研討,期盼有效控管這種蟲害。

2019年6月8日,苗栗通霄出現台灣秋行軍蟲首例,確診後農委會推測,牠們可能是跟著西南氣流飛來的。之後宜蘭頭城、嘉義鹿草陸續出現第二、三例,三天以內,幾乎全島淪陷。

疫情傳出後,農委會決定採取殲滅策略,向各地方政府公告防疫標準程序,一旦農田經確診,就透過焚燒或掩埋,強制銷毀受感染的植株,並進一步施撒烏肥或噴灑藥劑,不讓土壤中任何一隻幼蟲倖存。

農委會表示,隨著氣溫變化,秋行軍蟲從卵化為幼蟲,大約需要經過十四到三十天。因此當島內目前出現的,仍為境外入侵的第一代幼蟲,便需採取高強度的手段,趕在幼蟲羽化為更容易擴散的成蟲前,就把這種外來害蟲徹底消滅。

經過處理後的農田,還需要加掛性費洛蒙誘集器,繼續監測周邊是否有成蟲的蹤跡,直到三個月後,確認沒有蟲跡,才能復耕。為此農委會也提出針對受害農民的補償辦法,並提供成功通報的民眾,高達一萬元的獎金。

秋行軍蟲的入侵,勢不可擋,全台疫情如天女散花般擴散,馬祖地區更傳出成蟲確診案例。因此農委會強調,希望農民能加強田間巡查,並維持自主管理,一旦本島也出現成蟲蹤跡,防檢單位就會啟動第二階段的防疫措施,也就是強制噴灑藥劑。

然而,即使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面對秋行軍蟲強大的遷移能力,和堅韌的適應力,還是有可能隨著氣流或貿易上的疏失,再次入侵台灣。因此各界防疫工作刻不容緩,必須高度警戒、持續落實。

農委會也不排除,未來如果連噴藥都無法控制住疫情,就會轉為第三階段的應變措施,以自主管理拉長防疫戰線,屆時農民就必須做好與蟲共存的打算。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助理研究員江明耀表示,台灣農業以精緻農業為主,根據過往斜紋夜蛾的防治經驗,只要肯配合農政單位的宣導,積極管理與用藥,即使秋行軍蟲不幸在台立足,應該不致於像非洲及中國,產生那麼大的農經損失。

目前台灣仍處第一階段的防疫關鍵期,無論身為第一線農民,或偶爾路過公園的一般民眾,不妨都彎下腰、低下頭,多看一眼是否有疑似秋行軍蟲的身影,共同投入這場戰疫。

集數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