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米之味|和水牛一起下田耕種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顏子惟 葉鎮中,剪輯 顏子惟

許多人喜歡用牛,比喻台灣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牛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近幾十年來,鐵牛取代了耕牛,這種代表台灣精神的動物,已經消失在農村。

不希望台灣牛的記憶,消失在年輕世代的生活中,七年級生高一鑫花了好幾年時間,四處向老農學習牛耕技巧,希望盡可能傳承這些即將失傳的知識。

2015年,高一鑫來到彰化溪州,想拜訪一位當地仍在用牛耕田的老農。雖然打了幾次電話,都連絡不上對方,卻牽起了他和溪州這片土地的緣分,他帶著水牛拉拉,在這裡落腳,和溪州當地行銷友善農產的團隊合作,開始一步一步實現他推廣牛耕文化的夢想。

高一鑫也帶著水牛到校園裡,讓幾乎沒機會見到水牛的農村小孩,認識屬於他們阿公阿媽的文化,2019年,他也決定租下一塊地,用牛耕作,並且募集消費者認購。

從一開始決定養牛,在訓練水牛拉拉的過程中,遭遇不少挫折,同時也感覺到生活有種被牛綁住的不自由,經過幾年摸索,高一鑫總算開始感覺到,能夠堅持在這條路上、追逐夢想的自己,是幸福的,也希望更多人能夠品嘗到粒粒皆辛苦的牛耕米之味。

集數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