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系列(二)--不安的大地(上)

採訪 李瓊月
攝影 陳添寶 柯金源,攝影助理 朱致賢 陳政皓,剪輯 蘇志宗 林裕仁

早在1644年,台灣就有地震發生的記載,在各種天災中,地震為台灣民眾帶來的傷害,遠比其他的天然災害還要嚴重。自1897年有了地震儀觀測地震以來,台灣總共發生22次的重大地震災害。

台灣在地震危害度分布上共分為四個區域,最嚴重的是第四區,範圍含蓋了嘉義市、嘉義縣與花蓮縣,其中,不管是從地震危害分布圖來看,或過去的地震記錄看,嘉義在過去三、四百年來,就發生過七次的大地震。對於生活在有51條活動斷層上的島民來說,是否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台灣地震史上死傷最為慘重的大地震,發生在1935年,新竹州、台中州當時可說是天搖地動、家破人亡,總計死傷人數有一萬五千多人。根據楊肇嘉的回憶錄記載,當時他看到清水慘重災情後,隨即拿起身上尚存的名片寫上「清水全滅」四個字,要求滿富郡守乘車立即回到台中。第二天隨即訪問災戶並組「診療團」醫治受傷的民眾。地震之後,總督府成立「震災復興委員會」,民間也自動掀起捐款活動,日本的台灣同鄉會與留學生紛紛展開各種勸募活動,就連歐美各國也有捐款。為了讓後代子孫知道地震的可怕,記取地震帶來的教訓,當初的災害地區后里、神岡、清水以及泰安分別設立了地震紀念碑。

翻開1940至1950年間的台灣地圖,可以在嘉義一帶發現一座比日月潭還要大的湖,叫做草嶺潭,是在1941年的中埔地震中意外形成的一個震生湖,十年後的一場大雨又讓這座湖崩潰消失了,下游傷亡慘重。

特別的是,1906年梅山地震過後,為了修復奉天宮,使得交趾陶藝術在台灣生根,也間接廢除了纏足制度──地震來時,婦女才跑得快。

再過五天,嘉義縣瑞里地震正好屆一週年,一年來,台灣島上又陸陸續續,發生數百次的有感、無感地震。瑞里地震造成的5死27傷重大災情,島民還記憶猶新。

已經一年了,政府在地震的研究,預測與防災體系上的建立又做了多少呢?對於生活在有51條活動斷層上,多地震的島民來說,你的生活會安心嗎?

地點
集數
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