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美好家園

記者 陳佳珣

「這個涼亭是用檳榔做的,上面的板子是地震後,我們床倒了的,我們就拿來涼亭,都是用在地的資源...」和興有機文化村的解說員詹淑瓊,對著坐在檳榔涼亭內的遊客解說,這裡是和興村的生態公園,每逢假日都會有遊客來這裡遊玩。

九二一地震後,和興村曾面臨遷村的議題,現在它卻是重建區的模範生。從事醫生工作的張至沅,在九二一地震後返鄉協助重建工作,也為和興村帶來新氣象,他一手推動的有機文化村,是帶動和興村發展的關鍵角色。張至沅說「和興村的生活環境不好,加上九二一地震,如果沒有找出一條路,人會一直搬走,地方就發展不起來。如果把這裡的環境弄好,讓遊客願意進來看,可以將這裡單元的農業生產,變成多元的產業,農民可以經營民宿、餐飲、賣有機蔬菜...」

民國八十九年底,和興村成為第九個國際生態村,接受國際團體的輔導,計劃以十年的時間,打造生態村的計劃。在生態公園內處處可以看到蝴蝶、蜻蜓、昆蟲、鳥類等,生意盎然。當遊客在公園內參觀時,有機文化村的媽媽們,正在餐廳裡切著地方生產的火龍果做為餐盤的裝飾。四年前,和興有機文化村成立後,盧媽媽就在這裡工作,除了忙廚房裡的工作,還要種菜、除草、種花,她說「地震後這裡很寂靜,有機文化村成立後,遊客來就熱鬧多了,假日就辦桌,對地方產業幫助很大。」

有機文化協會提供二十個就業機會給地方居民,更帶動周圍的相關產業。涼拌秋葵、炒空心菜、九尾排骨湯、檳榔湯,這些餐桌上的健康有機餐,食材一部份是來自園區的有機農場,大多數是這裡的農民所生產的,總共有十七位農民是協會的蔬果供應商。周先生夫婦去年搬離組合屋,在自家的田地上重建家園,菜園裡少量多樣的菜,除了自己吃,還賣給有機文化協會,也賣給遊客,周媽媽笑臉滿面的說「這都是有機的,遊客來買過之後,還會再來買,有時候就直接來田裡面採」。

和興村最大的特色是檳榔。台灣山林到處看得到檳榔,和興村卻是不斷的在砍檳榔。檳榔涼亭、檳榔芯湯、檳榔花泡菜、檳榔碗,這些都是檳榔砍掉後的利用方式。「社區要發展,第一要營造安全的家園,然後再營造周邊的產業,所以就有檳榔變綠林的計畫,適地耕作,不能耕作的地方造林」張至沅說。

「檳榔變綠林」的計畫獲得企業界的支持,每棵樹補助農民一百元的造林費用,造林的方式則沒有硬性規定,農民只要有興趣,種幾棵都可以。在周伯伯的田裡面,有一片坡度平緩的檳榔園,他在檳榔下種火龍果,在檳榔園周圍種樹。另外在山上比較陡的檳榔園,他決定在檳榔間種滿了樹,他說「地震後土壤比較鬆,下雨土會被沖掉,種樹對水土保持是好事,而且一棵樹補助一百元,多少有吃飯錢,對檳榔收成也沒有影響。」四年來造林的成果,已經有三十二萬棵樹,靜靜的守護和興村。「有森林就有生態,有很好的水,有綠的山,有健康的環境、安全環境,這樣有機文化村的營造才能成功」張至沅強調。

九二一地震即將屆滿五周年了,政府的重建工作也將在年底劃下句點。這三年來,和興有機文化村在沒有政府的資金奧援下,靠著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有機文化協會像是一顆水滴,滴在平靜的湖面上,往外泛起一道道漣漪,吸引更多村民投入有機文化村的營造,踩著堅穩的步伐,和興村民仍為了營造美好的家園而努力,也重新詮釋了 "靠山吃山"的正面意義。

在民國九十年,我們的島已經製作過和興村的專題,當時一切尚處於起步階段,當時能讓村民響應「檳榔變綠林」的計劃,確實是不容易。九二一地震前名不見經傳的和興村,這幾年在重建區成為媒體的寵兒,並不是他們特別善於經營媒體關係,能讓我們再次去報導的原由,是當地居民對土地的用心,當台灣山區普遍面臨土石流的威脅時,人與土地的關係變得非常緊繃,和興村社區發展的想法與做法,其實是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考的方向。 

到山區的溪流旁採訪,有時會被小黑蚊叮的很慘,手臂要腫個好幾天,在和興村的有機菜園旁,我問受訪者「為什麼這邊沒有小黑蚊?」,他給了我一個答案,因為這裡的生態變好了,蜻蜓很多,可以吃掉那些害蟲。當時我想到我小時候,在住家旁的水溝有一些雜草,我們小孩子都會去抓蜻蜓、豆娘,而現在都看不到了,環境的改變與污染,讓這些仰賴水繁衍下一代的昆蟲消失了,生態是環境的指標,我家附近現在已經很少看到蝴蝶、蜻蜓在天空中漫天飛舞。

集數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