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能源」相關報導
【核電爭議】核燃料的難題|哪裡能安全存放核廢料?
已經35年的核一廠,反應爐的燃料池早已經飽和,這些用過核燃料,如果不能移出,到今年底,核一廠一號機將無法運轉發電。因此台電在核一廠區內,乾華溪岸邊,興建了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場,1560束用過燃料棒,即將存放在這裡長達40年,引爆當地居民與反核團體的擔憂…
地熱之島|台灣有沒有發展地熱的潛能?
台灣是地熱寶島,地底下可開發的熱能估計有30GW,相當於11個核四廠的發電量。早年台灣曾經做過全島的地熱探勘,甚至設立全世界第14座地熱發電廠,後來卻中斷了二十年…當世界各國紛紛發展地熱發電,這個最穩定、最永續的再生能源,台灣是否有機會,急起直追?
能源時代-德國節能向錢衝
如果擁有一棟房子,你最重視的是什麼?窗外的風景、室內的裝潢,還是房子的格局。在德國,大家第一個考慮到的,是「能源」,建築物是消耗能源的大戶,為了節能,政府用法律、用獎勵,家家戶戶用巧思、用科技,打造低耗能生活…
【核電除役】能源時代-德國廢核之路
歷經將近40年的核能論戰,德國正式宣示,2022年要跟核電說再見!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八大工業國之一,對於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來說,德國的決定,宛如投下一顆震撼彈,沒有了核電,德國將邁入什麼樣的能源時代…
核能?不 謝謝!|丹麥終結核電之路
北歐再生能源教育中心草創於1975年,那是第一次石油危機,重創世界經濟的年代,丹麥人發現,只要中東國家掐緊石油管線,不僅油價會急速變動高漲,衝擊世界經濟,更會造成全球石油短缺。當時能源幾乎仰賴石油進口的丹麥,連冬天暖氣的油料供給,都要出問題…
核燃料的進退兩難|核一廠的棘手難題
已經35年的核一廠,反應爐的燃料池,早已飽和,這些用過核燃料,如果不能移出,到明年底,核一廠1號機將無法運轉發電。因此台電在核一廠區內,乾華溪岸邊,興建了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場,1560束用過燃料棒,即將存放在這裡,長達四十年,引發居民與反核團體的擔憂…
社區節能秘笈|省下一半公共用電
天氣越來越熱,但是台灣的住宅用電近三年來,不但零成長,還負成長,去年全民共減11億度電。其實社區裡就有許多省電推手,因為他們的用心,用電量大省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這些社區將帶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節能又省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