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開發」相關報導
啥米!小琉球也要BOT?
啥米!小琉球也要BOT?這是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反應。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認為,位在小琉球西北角的沙瑪基露營區,收益太低,正研擬計畫興建觀光飯店。管理處強調,這是建蔽率15%、容積率30%的低密度開發,比起小琉球現行任何一個建築案的開發密度都低許多。但問題是,小琉球一年一百萬人次的觀光客,已經讓島上的水、電資源不敷使用,大飯店的進入,將使得水電資源的搶奪,更形嚴重...
堀仔頭的水水夢|留下台北先民移墾記憶
一道湧泉自地底流出,訴說萬華堀仔頭,台北早期的開發史,藏著先民移墾的記憶。一群人為了守護歷史,清理湧泉,走入社區,希望留下堀仔頭,打造一個水水夢…
開發丹鳳山|居民憂成第二個林肯大郡
一群北投居民,聚集在街道上,抗議丹鳳山上的建案,他們擔心一旦山頂開發,奇岩社區將變成第二個受災的林肯大郡。這裡位在丹鳳山頂,建商將在0.9公頃的土地上,蓋起地下兩層,地上五層的建築。
大白山上的水青岡|採礦威脅山毛櫸生存
台灣水青岡,又名山毛櫸,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冰河退去之後,殘存在北台灣少數山頭。是受到文資法保護的珍稀有植物,目前只有插天山劃設了自然保留區,林務局正計畫將宜蘭縣銅山、大白山、蘭崁山等地區,串聯劃設水青岡自然保護區,雖然2012年已經完成調查,卻遲遲沒公告。大白山上的台灣水青岡,就先遇上了採礦威脅。
走訪地質公園-馬祖紀石
提到馬祖,它是過去新兵抽籤最不想抽到的金馬獎,曾經作為防衛台灣的前線,在卸下重擔後,馬祖迎向開放,積極發展觀光,同時它也是台灣六個地質公園之一,島嶼地質特性造就今日馬祖的容顏…
【島在現場】中科四期二林園區二階環評說明會|2014.09.29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9月29號在彰化二林鎮立圖書館進行二階環評說明會,中科局副局長林威呈簡報說明中科進駐後將帶給地方就業機會,當地青年可以返鄉工作,未來園區用水量與廢水也將降至2萬噸,創造低污染的園區。彰化環保聯盟、彰化幸福媽媽協會等環團,紛紛上台發言要求中科四期廢水零排放,轉型為有機農業園區。中科局表示廢水全回收將會增加能源的消耗,環團要求中科局必須再到鄰近鄉鎮舉辦說明會,並要求目前健康風險的評估是15公里*15公里,應該擴大範圍到30公里*30公里。
請樹搬家|適地適種提高移植存活率
台東大名鼎鼎的金城武樹,總是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今年麥德姆颱風所帶來的強風,把它給連根吹起,縣府用高規格來搶救大樹,要讓大樹原地重建。如果樹木有靈也會怨嘆,命運不同,遭遇怎有如天壤之別,有的地方想盡辦法要留下樹;有的地方,樹木卻得遠離家園…
搶救神岡歷史浮圳|留下台灣中部地區開墾史
台中神岡,一條浮圳面臨開路工程,人們不捨百年浮圳就要填埋毀壞,破壞原有的聚落空間,於是出面搶救,要保留浮圳,更要保留台中開拓歷史的古老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