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金門縣」相關文章
【島在現場】金門大橋通車典禮|2022.10.30
在熱鬧的鼓聲下,金門大橋通車典禮揭開序幕。全長約5.4公里,耗資96億元,連接小金門烈嶼和金門金寧的金門大橋,讓前往小金門的方式,除了搭船以外,有了另一項開車的選項。 被笑稱為選舉浮橋的金門大橋,因每當選舉期間就會被提及。2012年5月正式動工,由於跨海段就占了4.77公里,興建過程要面對堅硬的花崗岩地質,以及變化劇烈的海象、強勁的東北季風等因素之外,也曾因違約多次停工,...
牧場防疫大作戰|全員戒備中
2021年4月16日一大早,大批防疫人員在養牛場集結,進行周邊環境消毒,準備為牛隻施打疫苗,如臨大敵的氛圍,全是因為前一天,本島首次出現牛結節疹確診案例。
前瞻吃蘋果:監督水環境計畫
政府推動前瞻水環境計畫,各地不斷進行河岸、海岸改善工程,經費少則千萬,多則數億。一群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關心執行成果和對生態的影響,組成評分團進行公民監督,要為前瞻水環境計畫,頒發金蘋果與爛蘋果獎。
西疆有事:誰偷了我們的砂?
近年來,一艘艘中國抽運砂船,不斷入侵台灣海域,盜採砂石,光是2020年1月到10月中,海巡署就已經驅離了三千多艘。為什麼澎湖、金門及馬祖會成為盜採熱區,又對沿海生態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實際走訪,調查盜採熱區現況。當中國抽砂船到來,該如何因應?
金門屠龍記|棘手的保麗龍浮具
這裡沒有倚天劍,也沒有屠龍刀,纏綿糾葛的,不是武林恩怨而是垃圾。金門四面環海,因為洋流,來自中國沿海的垃圾,天天被海浪推上岸,每年大約有500噸,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保麗龍。
金門螢光|芋頭田裡的光
黑夜中的點點綠光,為金門的夏日夜晚,帶來驚喜,也是螢火蟲繁衍新生命的重要信號。為了讓螢火蟲的光芒,重新點亮金門的夜空,一段藉由友善農法,推動棲地保育的故事,正在這片曾經的戰地上,悄悄綻放。
拍鳥成瘋的時代|生態拍攝倫理的界線
台灣興起拍鳥熱,人手一機,上山下海瘋拍鳥。為了拍到一張美照,各種手法紛紛出籠。於是各種反思與管制,不斷被提出,希望回歸初心,因為尊重生態,才會按下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