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管理」熱門事件
追著毒物跑|沙鹿、龍井非法棄置的污染現場
2011年7月19日,環保署寄來了,7月20日一場有毒廢棄物非法棄置相關的採訪通知;再隔天,7月21日,則是環保團體原先預定要開的,同一個非法棄置議題的記者會...
爐碴風暴(上):全台的有害廢棄物
民國40年代,台灣開始發展鋼鐵工業,但鋼鐵廠的廢棄物,爐碴與集塵灰,卻到處流竄。民國90年,廢清法通過,終結了這個亂象。民國91年,經濟部工業局公告爐碴再利用的相關辦法,爐碴合法的進入農地魚塭,這場爐碴風暴席捲全台…
爐碴何處去|各地頻頻發生爐碴非法棄置事件
台灣一年因為電弧爐煉鋼,產生150萬噸爐碴廢棄物,這些爐碴裡,含有鉛、鋅、銅、鎳等重金屬,環保署認為爐碴內的重金屬不易溶出,因此開放再利用,做為道路級配、水泥原料。問題是,重金屬是否真的不易溶出,還有待舉證。但是有業者將爐碴非法棄置,還有的將爐碴混入重金屬含量高,而且含有戴奧辛的集塵灰,導致接二連三爆發爐碴與集塵灰非法棄置或不當再利用的事件。廢棄物管控不善,最後污染都回歸土壤。爐碴混合集塵灰污染土壤的事件像未爆彈,如果不積極管控,類似戴奧辛鴨、重金屬稻米等公害事件,隨時都可能引爆。
逐臭之夫|與垃圾為伍的生活
為了找出支撐這些政策的科學數據,有一群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到全台各地的垃圾掩埋場、垃圾焚化場,這些廢棄物聚集的地方,進行研究工作。他們習慣與垃圾為伍,因為他們是「逐臭之夫」。當我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我們實在應該感謝這一群幾乎被遺忘的研究人員。
東山這六年|反永揚掩埋場的抗爭行動
隨著小巴一直開,我們繞過一圈又一圈的山路,往山的深處走去,兩岸的風光漸漸改變,柳丁園冒了出來,從山頂、山谷、道路兩旁,到處都可以看見柳丁,我看著四周的風光,心裡想著,這裡真是個世外桃源。村長說,居住在這的村民,大多是親戚關係,世代栽種龍眼跟柳丁,一直都過著純樸的農耕生活。不料,九十年通過環評設立的永揚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卻在這安靜的山村生活裡,投下一枚炸彈,村民從九十一年開始抗爭,到現在已經走過六年時光,現況究竟如何?
灣裡與二仁溪|台南灣裡的廢五金時代
談二仁溪沿岸的廢五金、熔煉業,就必須提到一個村莊─灣裡,它的發展與二仁溪的生命息息相關,在極盛時期,一天進口的廢五金高達100個貨櫃,廢五金堆滿了整個灣裡。在村子裡甚至找不到一塊空地,廢五金酸洗或是燃燒產生了各種顏色的煙霧,讓灣裡的天空曾經嚴重到快要看不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