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相關報導
【垃圾政策】新北反掩埋|永保安康
民國90年5月,環保署擬定了[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一般事業廢棄物及垃圾焚化灰渣最終處置場設置計劃],開出諸多優厚條件,包括:每公噸廢棄物1000元,補助三至六年,地方政府可以得到建設獎勵金,每公頃400萬元等等。放手由地方政府自行處置事業廢棄物問題。
告解大地|非法棄置事業廢棄物事件
1998年12月,柬埔寨的冬天還是攝氏35度的酷熱, 距離首都金邊240公里的西努亞克市郊,正瀰漫著一股恐懼的氣息。在西努亞克市往金邊的四號公路上, 出現了一股逃亡潮,逃亡的人群間流傳著一個可怕的消息:有人中毒死亡了。
征戰之後|鹿港反杜邦運動在彰濱留下什麼?
如果征戰是一種理想的追求,那麼征戰之後,我們擁有什麼?十七年前,杜邦公司決定在彰濱工業區設廠,引發鹿港當地居民抗爭,那是台灣第一場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鹿港居民憂慮環境遭到污染,發出正義的呼喊。十七年後過去,一場充滿理想與激情的抗爭,究竟在彰濱留下什麼?
水有餘悸|屏東有害事業廢棄物汙染地下水
屏東縣2002年地下水水質監測報告出爐,潮州新開寮和新埤鄉餉潭,兩個地區被驗出地下水含有微量的有機氯溶劑,這兩個地區就是多年前有害事業廢棄物傾倒的地點,多年後這些廢棄物雖然挖除了,當地的地下水卻已經受到影響,而居民仍使用著地下水......
阿瑪斯真相|兩年後油污災難結束了嗎?
90年1月14日,希臘籍阿瑪斯貨輪,在墾丁國家公園龍坑生態保護區附近的海域擱淺,洩漏了一千多噸的燃油,嚴重污染附近海岸,也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暴與生態災難,二年後,阿瑪斯的消息,沈沒在海底無聲無息。
在綠草如茵背後|三峽垃圾掩埋場封場後
新北市三峽垃圾掩埋場封場後,經過兩年多的善後復育工程,原本臭氣熏天的垃圾場,在投入三千多萬的經費進行善後工程以後,環境加速改善,污染情形大有改善,垃圾山已成為一座小山坡。
隔音牆,不隔音?|體檢公路隔音牆效果
隔音牆到底能隔掉多少音量?國道新建工程局副局長邱琳濱表示,能查到的數據是3分貝到5分貝。而海洋大學造船系教授王偉輝分析,電話鈴聲和電腦鍵盤敲打聲,平均是60到65分貝,窗外小鳥的叫聲,是30到40分貝。因此,台灣隔音牆所能減低的,竟然只有小鳥叫聲十分之一的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