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相關報導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話說當年鹿港反杜邦
1986年美國杜邦公司計畫在鹿港設二氧化鈦廠,引發鹿港居民長達400天的抗爭。這是台灣第一個環境運動,鹿港反杜邦成功後,各地陸續點燃反石化戰爭,包括後勁反五輕、林園反三輕、宜蘭反六輕、七股反七輕。最後演變成那裏有石化廠,那裏就有抗爭的局面…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毒化人生
根據石化產業龍頭台塑集團的估計,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的石化原料用量,是170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10.6倍、中國大陸的23倍,可以說是最愛用石化等塑膠製品的國家。然而在每天耗用塑膠用品的背後,卻也帶給台灣人健康與環境上的災難...
被污染的土地:台鹼安順廠的土地悲歌
民國94年7月,行政院基於人道關懷,補償台南市中石化安順廠受害居民5年13億元。時光飛逝,五年期限將於6月底到期,經濟部表明不再補償,居民人心惶惶。一家工廠污染土壤,最後演變成公害事件,安順廠已關廠近30年,居民的苦難卻遙遙無期。中石化是台灣土壤污染事件的縮影,一旦土地被污染,人民無以為家。相較於居民所受的苦,13億又能還給他們多少環境正義…
爐碴何處去|各地頻頻發生爐碴非法棄置事件
台灣一年因為電弧爐煉鋼,產生150萬噸爐碴廢棄物,這些爐碴裡,含有鉛、鋅、銅、鎳等重金屬,環保署認為爐碴內的重金屬不易溶出,因此開放再利用,做為道路級配、水泥原料。問題是,重金屬是否真的不易溶出,還有待舉證。但是有業者將爐碴非法棄置,還有的將爐碴混入重金屬含量高,而且含有戴奧辛的集塵灰,導致接二連三爆發爐碴與集塵灰非法棄置或不當再利用的事件。廢棄物管控不善,最後污染都回歸土壤。爐碴混合集塵灰污染土壤的事件像未爆彈,如果不積極管控,類似戴奧辛鴨、重金屬稻米等公害事件,隨時都可能引爆。
霄裡溪風暴|友達、華映工廠廢水排放的污染隱憂
新竹縣新埔鎮來了一位特別的訪客Ted Smith,他是矽谷毒物聯盟的創辦人,現在擔任電腦大廠惠普和戴爾的諮詢委員,對企業如何善盡全球公民責任、提出建言,他來這裡不是欣賞青山綠水,而是要了解面板大廠友達、華映排放廢水到霄裡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