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從車籠埔活動斷層說起:透過地質調查來減災|ft.經濟部地礦中心區域地質組科長劉彥求|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25年前,一場規模7.3的地震,震撼了台灣地質界,清楚的地表破裂痕跡,讓地質專家能夠更精確掌握車籠埔斷層的位置,並劃設出第一個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告知我們身處地震之島,該如何防災應變,究竟活動斷層敏感區是如何劃設出來的呢?又要符合哪些條件?又如何決定劃設的優先順序?
從凱米颱風災情來看什麼是殘餘風險?虛假安全感又是怎回事?|ft.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 王筱雯|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凱米颱風帶來致災性的雨量,讓多個縣市及地區出現淹水現象...
【九二一地震25年】難忘那一夜的天搖地動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一場規模7.3的地震,不少人在睡夢中驚醒。2024年邁入第25年,年輕一輩對這場大地震可能沒有印象,一起來回顧這場台灣百年大震。
【環境映像影展】記白海豚悔過書|臺灣白海豚的保育困境
臺灣白海豚在二十年間,族群數量銳減一半,目前僅存50多隻。棲地破壞、漁業枯竭、離岸風機建設,還有政府的行政怠惰,都讓臺灣白海豚步上滅絕的末路。韓國濟州島的印太瓶鼻海豚也面臨類似臺灣的保育困境,人類若能自省對環境的傷害,也許才有可能與萬物共生共存。
【島在現場】凱米颱風|9艘貨輪擱淺 2024.7.28 更新
凱米颱風造成9艘貨輪在台南與高屏沿海發生沉船或擱淺,粗估船上共有448.9噸油料,目前皆未大量外洩,海巡署將持續出動無人機監測,並要求業者啟動船舶抽油作業,避免海洋污染。
2024年高溫再度敲響珊瑚白化警鐘
美國氣候研究組織 Berkeley earth 公布今年6月是185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六月,海洋平均溫度和陸地平均氣溫也都創下最熱的6月記錄。2024年將有機會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陸地上的人,熱得大喊吃不消,但海底的生物呢?
【環境映像影展】身在蝠中|在漆黑洞穴對蝙蝠一見鍾情
生態研究是一條漫漫長路,要選擇什麼生物作為研究對象是一門學問。在蝙蝠研究員的眼裡,蝙蝠用人類所聽不見的聲響賣力生存著,同時也是環境生態中的重要幫手,牠們非但一點都不可怕,還相當可愛。
【環境映像影展】農情:用鏡頭紀錄阿公阿媽的農村生活
農業時代的阿公,他年輕時無法選擇職業,只能跟著他的父親務農,最後繼承了父親的務農之路;片中描述了阿公在面對許多農業災害時,仍然沒有放棄耕作,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些讓人苦惱的問題。 阿公在務農上有著一個很好的幫手,就是阿嬤!兩人在工作上彼此合作無間,在生活上,阿公總是陪伴著阿嬤去做她想做的事,連阿嬤去當義工時,兩人也總是形影不離。阿公阿嬤對家人,總是想把他們最好的愛給予他們,自己種沒灑農藥的菜、...
【島在現場】驚!棘冠海星大爆發|東沙環礁珊瑚礁生態有危機|2024.07.09
棘冠海星又稱魔鬼海星,外觀有許多的棘刺,刺表皮有毒腺細胞,會分泌劇毒,潛水時若不小心碰到輕則腫痛,嚴重的話可能會休克。大量爆發的時候,就如同是蝗蟲過境,棘冠海星號稱珊瑚殺手,會以珊瑚為食,造成珊瑚生態系的大危機。
【環境映像影展】半徑2.5公里|讓蜂農告訴你蜜蜂幫助我們做了哪些事?
蜜蜂在生態中擔任著生產、運輸及服務的重要角色,活動範圍約在半徑2.5公里內,牠們的日常,也間接幫助人們解決糧食問題及改善周遭的生態。本片藉由蜂農的生活,讓觀眾去反思是不是可以在生活中為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