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苗消失之謎|西部沿海牡蠣養殖走入黃昏?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蚵仔煎、蚵仔麵線,是台灣道地的美食。台灣蚵仔產量排名全球第六,產值高達四十幾億,然而環境的惡化,很可能讓這項傳統美食,從餐桌上消失…

天色微亮,頂著冷冽海風,林進郎父子駕著竹筏出海。小心翼翼開進蚵架之間,趁著潮水還沒上漲,熟練地收起一串串蚵苗,海水裡浸泡著討海人一年的辛勞與盼望。

台灣西部沿海歷史最悠久的產業,應該就是養蚵了。蚵又稱牡蠣,早期工業區還沒有進駐,北從新竹香山,南到屏東大鵬灣,幾乎都是牡蠣的天下。二十年來,因為工業區的開發,養蚵產業逐漸限縮在彰化到台南一帶,然而台南等地天然蚵苗的數量很少,大部分漁民要到雲林台西購買蚵苗。

雲林台西鄉沿海屬於淺灘地形,不適合養殖成蚵,但這個海域蚵苗豐富,是台灣最重要的蚵苗採集區,大約七到八成的蚵苗,都來自台西。

在雲林、嘉義,養蚵是沿海居民最重要的生計。走進村莊,總可以看見成堆蚵殼,從五十歲的阿姨到八、九十歲的阿媽,不是忙著剖出蚵肉,就是在串蚵殼。她們先將蚵殼打洞,再將10到18個蚵殼,串成一條,每條工錢四元,一天賺取微薄的三四百塊,是許多老人家唯一的收入來源。

牡蠣不但支持著漁民的生活,對環境來說,也有很大的貢獻。牡蠣屬於濾食性動物,吃水中的藻類,可以淨化水質,保護海岸,還可以固碳。

依照老一輩的經驗,每年白露過後,東北季風吹起,海裡的牡蠣開始產精排卵,漁民就在此時放殼串入海,等待蚵苗附著。採苗期從農曆八月到隔年二月,但是近年來附苗的時間越來越長,蚵苗也越來越少。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狀況尤其嚴重。林進郎放了三十萬條蚵條,只有十多萬條成功附著,一損失就是兩百多萬。沒有附著的蚵條只能拉起來曝曬,明年再試試看。台西的蚵苗附著之後,賣到嘉義養成中蚵,之後再賣到台南育成成蚵,形成上中下游產業鏈。台西如果沒有蚵苗或蚵苗太少,中下游的養殖漁民也跟著叫苦。

嘉義布袋,漁民從海中收起一串串蚵串,一大籃的成蚵清洗過後,去除掉空殼,重量只剩一半。氣候變遷加上蚵苗不穩定,養蚵成本提高,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過去一斤不過幾十元,這兩年一斤高達兩百元。根據漁業署的漁業年報,從2013年開始,牡蠣的產量與產值,的確有走下坡的趨勢。

蚵苗為什麼消失?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研究員張引指出,牡蠣排出精卵後,從受精卵到附著這段時間,有長達三四個星期的浮游期,浮游最後的階段,稱為眼點幼生,這是牡蠣一生中,唯一能感受到光線的階段,眼點幼生如果沒有在24小時內找到適合的地方附著,就會死亡。小小的眼點幼生對環境既敏感、又挑剔,包括光線、潮汐、水質混濁度、藻類濃度等,都會影響幼苗附著的成功率。

漁民指出,工業區設置之後,台西海域淤積嚴重,是影響牡蠣附苗的因素之一。另外學者翁義聰也推測,台西位於濁水溪口南岸,牡蠣附苗不好,跟上游興建攔河堰,河口營養鹽減少有關。

許多漁民認為蚵苗不好跟工業區有關。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劉莉蓮指出,火力電廠排煙脫硫的海水,的確會影響附近海域,是有可能導致牡蠣身體虛弱,產出的苗不是那麼健康,但這僅是推測,對蚵的影響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另外有學者持不同看法。工業局曾委託成大水工所,從2007年起到2015年,對彰化到台南海域的蚵苗進行調查,執行計畫的副研究員張引認為,以全年來看,蚵苗其實沒有減少,只是出現的時間不穩定,常常不是出現漁民的採苗季節。 

漁業署也委託成大進行蚵苗預報研究,張引以電腦模式推算出蚵苗流向,並到現場實際調查印證。張引認為,如果提供漁民更精確的資訊,學習日本採用蚵苗預報系統,讓漁民能掌握蚵苗出現的時間與位置,附苗情況很可能就會改善。

不過台西漁民並不這麼樂觀,漁民指出,這幾年附苗情況不是時好時壞,而是年年走下坡,而且是普遍性不好,與個別位置上的差異無關。蚵苗消失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學者有不同的研究,漁民有自己的看法,政府部門到現在還沒有定論。

當野外難以採集蚵苗,人工繁殖是否是另一個選項?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幾年前開始研發人工附苗技術,也曾將技術技轉給廠商,但人工附苗的數量有限,而且成本是目前天然苗的兩到三倍,以人工取代天然苗,成本將大幅增加。

蚵苗消失的原因仍是謎題,但台灣最重要的採苗區,就緊鄰最大的石化工業區,暴露當初在區位選擇上的盲點。六輕以南台西部分海域,是屬於新興工業區的範圍,然而新興工業區規劃至今並沒有開發,也沒有解編,雲林淺海養殖漁民沒有漁業權,就算蒙受損失也無人聞問。

蚵苗沉浸在潮水裡,討海人的希望也隨蚵苗起起伏伏。牡蠣養活漁民,保護沿海生態,更是海洋環境健康與否的指標,但面臨工業區壓縮、環境劣化,牡蠣養殖是否將走入黃昏?如果政府繼續漠視,我們失去的將不只是牡蠣,而是海岸的未來。

集數
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