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穎

水的代價:送水到澎湖的啟示

2004-03-22

三月十一日,巴拿馬籍油輪海利生號在高雄港22號碼頭緩緩靠岸。這是海利生號四個多月以來,第73次停靠在這碼頭上。幾乎三天就來這兒報到兩次。任務是送水到澎湖。

急急如律令|歐盟環保法規對台灣電子廢棄物的衝擊

2004-03-01

邁向零垃圾時代的觀念日益普及,大家都認為廢棄物經妥善分類後,送到專業回收處理廠,就可以讓垃圾變黃金,然而事實並不全是如此。當廢電子電機拆解回收後,仍留下一部分無法再利用的殘骸,屬於有害事業物質,而難以用人工拆解的部分,也成為頭痛的問題。 有鑑於此,歐盟頒布了WEEE(廢電子電機設備指令)及RoHS(危害物質限用指令),明定實踐時間表,就在兩三年後,歐盟境內高達數百種的電機電子產品都將受到嚴厲規範...

高空診斷術|用攝影科技管理稻田

2004-02-09

這一天的拍攝目標,是台灣農業研究的大本營-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這樣大費周章地拍攝稻田高光譜影像,到底要做什麼?原來這是發展精準農業的先驅計畫。

建築節能策略:讓建築師告訴你省電的關鍵

2003-06-30

蓋一棟建築物,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建築物,不但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更要能節約能源。根據學者研究,建築物耗電的主要來源依序是空調、照明及動力。在夏季尖峰時段,光是空調用電,就佔了全國總用電的三分之一。低耗能的建築概念,正逐漸萌芽。

綠手指計畫|嘉義城市的綠化行動

2003-06-30

在嘉義有一群人不甘心生活在水泥建造的城市裡,他們著手改造自己的住家,要讓大自然裡的水塘、綠意,進駐到每天的生活裡。種花、種樹、挖池塘,改造城市環境的[綠手指計劃],在嘉義地區的小角落蔓延開來。

兩爬淒歌|兩棲爬蟲類的悲慘命運

2003-05-12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收容了來自全台各地非法走私、販賣,以及遭棄養的兩棲爬蟲動物,來自國外的兩爬動物大部分是因為寵物買賣市場需求,歷劫千辛萬苦來到台灣,然而台灣本地的兩爬動物,命運則大不相同,牠們多是從不當的"放死活動",或是在成為盤中飧前搶救回來的倖存者。

【桃芝颱風後續】無路可走| 溪流疏濬工程攻防戰

2002-08-05

2001年桃芝颱風過後,南投縣陳有蘭溪一片土石橫掃的景象,還清晰地印在腦海裡,一場豪雨不但會帶來大量土石,也可能會沖毀道路橋樑。一眨眼又到了下一個颱風季,一年的時間,新橋已完工通車,橋下的緊急疏濬工程,還不眠不休地趕工中,在雨季之前,陳有蘭溪主流搶著疏濬,聚落附近的野溪整治也沒有停歇。

第一次海洋|若濱南工業區來到台南七股

2002-05-06

台南縣七股鄉保留了全台灣最乾淨的一塊海域,除了黑面琵鷺每年的到訪讓七股鄉聲明遠播之外,其他不論是遠來的鸕鶿,直行的和尚蟹,濱海植物,還是內海裡的孕育肥美蚵仔的蚵田,七股沿海豐富的自然以及人文生態,在在交織出對海洋獨一無二的另一種體驗。

灰窯溪一夢|放生台灣特有種:台灣鏟頷魚

2001-10-29

平溪鄉灰窯溪,宗教放生活動與生態保育結合在一起,開啟了物種保育的新可能性。只不過,對於苦花復育的滿心期盼,卻在納莉颱風過後,付諸流水。

【白冷圳】上水的希望|921地震後的修復

2001-10-01

從台三線省道轉往谷關的路上,可以清楚看到一整片突起的台地緊鄰著大甲溪畔,這就是新社台地,台中縣新社鄉就位在這片台地上,沿著大甲溪,順著中橫公路繼續向東行,約莫過了十幾分鐘,就進入和平鄉的白冷高地,大甲溪在這裡成就了兩則水的故事。一則來自北岸的天輪發電廠,大甲溪沿岸的五座發電廠都由這裡控管,另一則來自南岸的天輪村,白冷圳的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