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關鍵字

老建築拉警報

2011-10-19

民國100年9月20日凌晨,天還沒亮,一台怪手駛進百年古蹟瑞成堂,撞倒門樓,毀壞內牆,推倒梁柱,四處散落的土磚碎裂滿地。警方拉起黃色封鎖線,怪手駕駛者早已逃逸無蹤,現場只遺留下這台怪手,大家都在找兇手到底是誰?

留下浮光掠影

2011-05-16

走在城市裡,一轉身就會遇見歷史。高雄市新興區,有一個隱身在都會叢林裡的驚喜。黃朝煌研究逍遙園的過往時,隨著建築物認識了它的主人大谷光瑞,也意外地發現一段,被台灣遺忘的歷史…

歷史建築拆拆樂

2010-06-28

彰化高賓閣與集集樟腦出張所,二棟歷史建築,分別面臨遭到拆除的危機,讓台灣的歷史記憶,陷入消失的困境。保護文化資產的團體與居民,紛紛呼籲,留下歷史空間,讓社區能夠共榮,但是他們擔心,拆屋的怪手,隨時會來…

接管慶修院

2010-05-03

一個人縣府前誦經,不為祈禱,只為抗議。花蓮慶修院,爆發官民經營風波,當苦心經營的團隊,讓老古蹟有新生命,面對政府強制接管,文化又該何去何從?

角落台北—齊東故事|保留台北齊東街日式宿舍建築群

2010-01-10

在城市的角落,常常隱藏著通往過去的秘密通道,吸引人們走進歷史的桃花源。從台北市忠孝東路與金山南路的路口轉進齊東街,就有著這樣一個滿載城市記憶的角落。

遇火重生-台灣瓦窯曙光再現

2009-09-28

古樸的三合院、典雅的紅瓦厝,一直是台灣民居建築的重要象徵。雖然現在,在鋼筋水泥的強勢競爭下,已經沒有人會想要興建這樣的傳統屋舍,可是只要談到台灣建築史,就不能忽略瓦窯產業的發展與沒落。 位於高雄縣大樹鄉的三和瓦窯,是目前台灣僅存的瓦窯燒製廠,廠裡的三座龜窯,不僅被高雄縣政府列為歷史建築,也依舊生火燒瓦、肩負台灣古蹟修復的重任。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家隨時面臨賠本製瓦的窯廠,如何突破重圍,開闢台灣瓦窯業的最後一條生路…

竹田驛再造

2007-03-23

來到火車月台上,不由得讓人發起感傷的離愁,然而這幾年來隨著火車運輸量的降低,許多的小站都面臨了拆除或是停駛的命運,現在全台灣剩下的日式木造車站除了菁桐以外就是竹田了,1919年所設立的竹田火車站曾經也面臨拆除危機,但是在居民的強力要求下,才得以被保留下來。

左營的高雄學

2006-11-27

當高雄願景成為選戰主軸,文化與生態的高雄,應該用著何種面貌呈現?在高雄北方的左營,有著歷史的深度,以及生態的厚度,等待規劃,等待推動,成為一個觀念平台,點燃高雄未來的美麗願景。

城市願景‧台北 巨蛋夢?|體育園區開發衝擊松菸古蹟

2006-11-13

在台北熱鬧繁華的市中心,有一片寧靜的土地。多年來這裡彷彿是被人們遺忘了,時間在這裡停止。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被人遺忘或許就是它的幸運,它幸運地保存了城市的歷史,也幸運地保留了土地的生機。

風華再現三角湧

2006-10-16

環境的保護,除了自然環境外,人文環境也是需要關注的面向。三峽老街經歷三級古蹟指定、古蹟解除,保存過程中面臨居民強烈抗爭,到最後能夠透過靈活的思維,由政府補助經費,維持私產權的歷史聚落保存方式,留下三峽老街。這過程與投入的心血,是台灣文化環境保存的重要里程碑。

誰不要古蹟-鹿港龍山寺的哀愁

2006-07-31

當921地震,毀壞二百多年的鹿港龍山寺,讓這棟老廟面臨建廟歷史上的最大危機。全國都為這座受到重創的歷史古廟悲傷不已,在善心人士的奔走下,鹿港龍山寺開始進行修復,但是技術的缺乏、觀念的分歧,讓這座一級古蹟面臨修新與復舊的雙重難題,也讓人擔心一座古廟會不會在修復之後,不再擁有舊日的華麗?

反思國家公園

2006-07-03

國家公園設立的目的,原本是以生態保育、文化保護為主,但是在因應旅遊浪潮下,常常是側重遊憩功能,忽略生態保育、文化保護的責任,讓生態面臨危機、文化遭到破壞,大演本末倒置的荒謬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