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廢棄物」關鍵字

【廢棄物管理】爐碴噩夢何時了|高雄旗山居民的盼望

2019-10-14

從空中鳥瞰,位於高雄市旗山區大林里,一片形狀有如菜刀的田區,面積約有七公頃。這處田區在2006年曾被盜採砂石,後來在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間,被地主也是建發營造負責人黃姓業者,和萬大材料科技的戴姓業者,回填了一百萬噸來自中鋼的爐石。  

海岸遺毒|隱藏戴奧辛劇毒的新豐海岸

2019-05-13

烈日下,位在新竹縣新豐鄉和竹北市交界處這段海岸線,怪手緩緩開挖,正在進行中的護岸工程,泥沙中混雜著五顏六色的廢棄物,這片土地,不僅早已失去自然樣貌,還隱藏劇毒…  

【穿梭島嶼20年 污染篇】無人知曉的未爆彈

2019-01-07

1960、1970年代,工業發展,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發展期間,卻伴隨諸多代價。填海造陸,煙囪燃燒,漁業資源與空氣品質,節節敗退。毒埋土壤,地下水跟著污染,人的健康也隨之犧牲。與毒共存,如何能解?工業遺毒史,有沒有終結的一天?

無聲毒海岸

2017-07-31

上千噸有害事業廢棄物,長年棄置在海岸旁,經由海浪沖刷,毒物一點一滴進到環境中,相關單位為何視而不見?又是誰該負清運責任?

底渣何處去

2017-07-31

熟悉的音樂響起,快步追上垃圾車,把手中大包小包的垃圾,交給清潔隊員,這是很多人每天生活中的例行公事。家裡的垃圾清乾淨了,以為就此可以鬆一口氣,另一個更棘手的難題,才正要浮現。

燒不掉的垃圾危機|台東焚化爐啟用爭議

2017-02-27

建農垃圾掩埋場收納全台東市的廢棄物,容量有33萬5000立方公尺,目前只剩下7.5%的掩埋量,已經接近飽和。台東縣有十三座垃圾掩埋場,幾乎都和建農垃圾掩埋場一樣有爆滿危機,尤其是人口較多的鄉鎮,剩餘掩埋量都低於一成。所以過去幾年台東的垃圾都是委託外縣市代為焚化,最早是屏東縣,後來是高雄市。

再利用的真與假-脫逃的底渣

2016-10-10

台灣每年產生將近一百萬公噸的焚化爐底渣,為了邁向零廢棄,政府推動底渣再利用,原本一番美意,近年來卻頻出包。明明是零廢棄,為什麼反而讓土地受害沉淪?底渣再利用機制出了什麼問題?當底渣從合理利用中頻頻脫逃,管理制度的破網,該如何修補?

再利用的真與假-魚塭養出廢棄物

2016-10-10

台南是全台養殖重鎮,不時可看到魚塭、水車,賣力運轉;池子裡,魚群湧動,宣告豐收;有的魚塭,卻不斷出產廢棄物…

【龍崎掩埋場】源頭上的掩埋場|台南牛埔里居民憂心影響地質及用水

2016-10-10

這裡是二仁溪上游,也是泥火山活動的區域,未來這裡將成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掩埋場。居民無法理解,廢棄物為何可以填在河川源頭?

掩埋馬頭山|高雄旗山居民組自救會抗爭

2015-10-19

高雄旗山馬頭山旁,計畫興建廢棄物掩埋場,造成居民群起反對,擔心破壞旗山的好山好水。工業不斷生產廢棄物,失去減廢與再利用,垃圾大軍正不斷悄悄掩埋美麗的風景…

小心毒房客|不法集團承租廠房囤放事業廢棄物

2015-06-01

家中的閒置工廠,有人願意承租使用,每個月雖然能多出幾萬塊收入,卻可能一不小心,惹上麻煩…

產品資格戰

2014-09-29

台灣有兩種很特別的產品,就是中鋼的轉爐石和台塑的副產石灰,產品資格讓它們備受禮遇,也創造出龐大利益,但明明是產品,卻像廢棄物被丟棄在農地、魚塭,企業極力維護它產品的頭銜,民間團體卻對它宣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