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熱門事件

戀戀珊瑚礁|人與大海的關係

2002-04-29

對於海洋的印象,常停留在一次偶然相遇,還記得,第一次畫破海平面,潛入海中的那種驚嘆。還記得,第一次誤闖馬尾藻森林和天竺鯛嬉戲追逐的那種感覺,直到現在,已經將近二十年了。迷戀海洋的記憶卻不曾淡忘過,但是就在1997年學術界替全世界珊瑚礁做了一次總體檢才驚訝的發現。「二十年後珊瑚有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為什麼有上億年歷史的珊瑚會開始上演一場失蹤記呢?這個推測會不會成真?或許這個時候是該去探望那些久違的海洋朋友們看看多年來 他們過的如何…..

淡水河垃圾地圖|沿河堆置的垃圾山

2002-04-22

一九九八年,一群年輕人沿著淡水河流域進行「淡水河的初體驗」,調查當時淡水河一座又一座的層層疊疊垃圾山,然而四年過去,當時組員─陳建志與賴偉傑再度走進河岸,看不到原本垃圾綿延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興建中,一座座美侖美奐的河濱公園。 以三重的河濱公園為例,難以想像原本是一大片五六層樓高的垃圾山,但從大漢溪的河面上看,卻清楚可見河濱公園的邊坡裸露著層層垃圾的遺跡,可以發現河濱公園是古早以來,...

都市靜脈之旅

2002-04-22

如果將都市看成是一個有機體,如果它也有動脈與靜脈,那麼,清潔隊與拾荒者就是扮演著血球的角色。自從清潔隊開始做資源回收以後,住在蘆洲的劉阿伯面臨快要收不到東西的窘境,而這也是許許多多拾荒者面臨的困境。從最早期拾荒者與清潔隊的合作共生,到目前兩個體系之間的相互衝突,政府部門在大力推動資源回收之時,並沒有有效地整合在民間運作已久的拾荒體系。

新垃圾大戰

2002-04-22

高雄美濃焚化廠正在停爐, 因為垃圾已經不夠燒了。就在全台灣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資源回收工作時, 許多焚化爐卻面臨垃圾不夠燒的窘境。另一波的垃圾大戰又開始了。北投焚化爐鄰近28里組成「反污染監督小組」, 用突擊檢查的方式, 來監督因為垃圾量不足, 焚化廠增加一般事業廢棄物所可能帶來的夾帶有害事業廢棄物問題; 高雄仁武焚化廠有三分之一的垃圾量是來自一般事業廢棄物, 其中有十分之一的機率發生夾帶無法焚燒廢棄物的現象。這些現象不禁讓我們重新檢視目前我們的垃圾處理政策是不是出了問題? 原有的焚化爐興建計劃是不是要繼續堅持下去?

無價的消費

2002-04-15

資源回收業中龐大的資金流動,幾乎意味著在廢料處理業裡,潛藏著更大的經濟誘因。在部分擁有再生技術的產業眼中看來,廢料經過一番適當的篩選,都可以處理成再生料,再生料品質與新料不致相去太遠,但成本卻比新料低…由於先天資源的限制以及島嶼的封閉特性,使得台灣塑膠廢料的循環利用,成為必然的發展。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廢紙的回收再利用。不過佔生產總數70%的工業包裝用紙,幾乎已經消化掉了全台灣的廢紙市場…

給我產品 不要垃圾

2002-04-15

垃圾,就是廢棄的商品。現代社會中,幾乎所有垃圾來自商品,都是由工廠生產線製造出來,當這些商品不再具有使用價值,就成為垃圾的來源。為了解決大量的垃圾問題,各種因應而生的環保回收體系,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讓垃圾再生成為新資源,但是這種下游處理的回收體系,永遠趕不上垃圾的生產速度。於是,如何從商品生產的上游,即開始進行環保規畫,透過工業減廢、綠色生產、環保設計等觀念,讓商品成為垃圾的機會降低,更成為重要的課題...

倒退的椰油灣

2002-04-15

椰油灣,充滿熱帶島嶼的味道,也是蘭嶼灣澳中最美的一個,為了避免海浪不斷沖刷邊坡,阻止大浪可能危及一旁椰油國小學童上學的安全,鄉公所希望第八河川局能做適當的保護措施。當怪手無情的在這片海灘開腸剖腹時,大家才驚覺,椰油海岸可能會喪失天然的美景,而紛紛反對第八河川局的施工方式。一個原本立意良善的工程,卻不是居民原本期盼的樣貌而遭到反對,突顯國內的公共建設,並沒有建立與在地居民溝通的機制。

垃圾復活記|廢鐵回收再利用

2002-04-08

一個鋼鐵廠,一天生產的爐數大約是三到四爐,而一爐需要80噸廢鐵,產生的鋼筋,一爐有超過7000萬的產值,而這還只是一個小型鋼鐵廠的產值。不只是廢鐵,其實在台灣許多的廢棄物都能回收再利用,致富之道,不是簽樂透彩,而是投入回收體系,說不定你也可以創造一個黃金傳奇。

【納莉颱風】碧山里的那幾天

2002-04-08

去年的納莉颱風,漲潮加上大量雨水,讓台北市成了水鄉澤國,四處可見坐著橡皮艇在台北航行的救難人員,隨水漂浮的不只是等待救援的災民,還有一堆又一堆的垃圾。去年撥了一點空,去探視一個住在內湖碧山里的朋友,一進入巷道,又被堆得一層樓高的垃圾阻檔在外,繞了一點路終於找到我的朋友。

消失的綠色長城

2002-04-08

桃園觀音鄉草漯村長說:「以前這邊防風林有一公里寬,現在剩這邊一點點,那邊一點點,以前可以種稻子,現在田都無法耕種了。」桃台灣海岸廣植防風林,綿密的防風林帶處處可見,今日觀音海岸防風林的消失,不是單一的現象,我們實地走訪各地,了解海岸防風林面臨的危機?如果少了這道綠色屏障,我們失去的會是多少?

廚餘心法|台中楓樹社區推廣廚餘再利用

2002-04-01

一般的社區營造,大多是從文史、空間或產業切入。位於台中市的楓樹社區,卻是以環保聞名。楓樹社區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廢油和廚餘的再利用,許多社區也紛紛以楓樹作為學習的對象。 楓樹社區致力於環境改造的工程,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楓樹里從最髒亂的空間,一直到全省各機關團體競相參訪的模範社區,這都是由熱心參與的居民打造出來的成就,不過在其中的廚餘回收,卻是楓樹社區總幹事江鳳英最頭痛的工作項目。...

葬在高崗上

2002-04-01

人死後要用多少土地,才能讓子孫表達追思並彰顯財力? 什麼樣的風水才能庇佑子孫大富大貴?中國人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默許了觀音山上二千坪的豪華墓塚, 也寬恕了農牧用地上的大面積濫葬崗。當我們身在擁擠窄小的生活空間, 感嘆台灣地狹人稠時, 是不是應該開始勇敢地面對殯葬的現代思維與管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