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人類與樹木的拉鋸戰,在許多地方不斷地上演著…
位於台北縣板橋市的江翠國中,近來就發生了這樣的爭議。民國六十六年建校的江翠國中,校園內有一片伴隨師生與社區居民成長茁壯的樹林,不僅是板橋週遭難得的一片綠意,也承載著眾人的回憶。
然而,這兩年來,江翠國中計畫在校內興建室內溫水游泳池及地下共構二層停車場。這項計畫目的在於推行游泳教育,並解決江翠一帶的停車問題。
不過,這個計畫的施工區域,涵蓋了校園那隅樹林。換言之,這項計畫的進行,將使得樹林必須搬家。
耳聞此事的附近居民與退休教師,在深入瞭解游泳池與停車場共構案後,組成了「江翠護樹志工隊」,期盼校方與政府,重新評量這項計畫,以免校內那隅樹林遭到破壞。
事實上,在江翠國中2008年6月30日的期末校務會議中,曾經針對是否贊成停止籌建游泳池與地下停車場一案進行舉手表決,贊成停建者為116票,反對者為0票。此外,2008年10月的教師會中,亦曾針對此事進行過問卷調查。
其中,支持興建溫水游泳池的人認為,游泳池將有利體育教育、並提供社區居民更多運動設施。而反對者則提出幾項考量,包括維護費用高、需移走大量樹木、游泳池夜間經營外包難度高,並可能造成排水污染、維護不易等問題。
此外,針對是否贊成游泳池與停車場共構工程,贊成者認為,停車收入可以挹注為游泳池的維護費用,並提供社區居民停車位。然而反對者則認為,停車場的位置影響學生上下課安全、該校停車位反而因此減少、附近停車場經營已有困難,以及移走樹木違反節能減碳精神等。
除了上述問題外,有些人則擔心,這些樹木被移植後,原本居民活動的空間消失了,將連帶使得彼此感情愈益淡薄,過去所擁有的共同記憶也將從此消散。
針對此案,曾在2009年4月18日、6月13日舉辦過兩場地方說明會。第一次說明會中,原先計畫將所有樹木移植到羅東樹木銀行。第二次說明會則改定,所有樹木都會移植在校內各處。
「我不懂,這麼多反對的聲音,學校為什麼還執意要做?」護樹志工隊成員之一的退休老師黃淑美提到,儘管開過兩次說明會,但居民的意見都沒有受到重視。此外,校方甚至躲避與居民間的溝通。江翠國中校長黃耀輝回應:「我們是按政府的政策來執行的。政府有政府的政策,對不對?如果說交通局不同意,為什麼他們要編定預算給學校呢?」
江翠國中這類為了工程需求,必須移植樹木而引發爭議的事件,已經有許多前例。
例如,為了興建2010年花卉博覽會的展示館,台北市政府從新生公園與美術公園移植了1168棵樹,引來許多當地居民及環保團體連袂抗議。
此外,台北市政府擬斥資6億,將兒童交通博物館,改建為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計畫移植上百棵樹,也引來部分民眾質疑,此舉不僅浪費公帑,也不符合客家人崇尚自然、惜樹節儉的精神。
而在今年年初,還有環保人士與國小家長會長,手牽手並且攀爬樹身,緊抱松山菸廠最後一棵老樹,表達保護老樹的決心,反對政府貿然推行大巨蛋開發案。
無論是松菸、花博、客家主題公園,或是江翠國中,這些發生在人與樹之間的衝突,以及人類對待樹木的態度,是否將會成為生命教育的負面教材?
側記
工程開發與環境保護,本來就不該是孑然對立的局面。這當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得以協調與雙贏的契機。然而,面對台灣社會當前不斷出現的移樹爭議,是否帶給我們一些省思?而我們是不是也該好好思索,究竟一棵樹木的存亡與價值,難道真的是人類說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