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雞存亡記|全球化導致本土基因流失

採訪 林佳穎
攝影 葉鎮中

為什麼這雞蛋這麼小顆?這是剛成熟的小母雞才開始生的,要生過兩三個以後才會大,都是這樣子?每一隻剛開始生的時候,都是很小。在這個雞舍裡是市場上常見,經過品種改良,黑羽品系的台灣土雞,不過真正的純種台灣土雞,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

大多數的人對台灣土雞的印象是體質強健、肉質好吃。牠的名字裡雖然有個“土”字,但並非台灣島上的原生物種,而是隨著早期移民遷移到島上的。中興大學畜產系教授李淵百表示,從體型和腳的顏色來看,台灣土雞可能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血統,而且混雜歐洲的基因。

民國50年代,養雞是台灣農家重要的副業。飼養成本低廉的白肉雞進口後,養雞業開始企業化的發展,也掀開品種改良競賽的序幕。由於育種都由民間進行,如今台灣土雞的血統已經相當複雜;而無法控制成長速度、肉質、產蛋率等決定雞隻品質的性狀,是業者最頭痛的事。

民國71年,台灣土雞種原保育場在中興大學成立,蒐集當時各鄉間地區的特色雞種,作為保種雞。不同於植物有種子和組織便於保存和培養,動物種原的保存需要活體,加上畜養、管理動物的開銷,及經費考量減少飼養數量造成的基因流失風險等,困難度尤其高。 

不只是學術界,養雞業者也意識到台灣土雞種原的重要性,呼籲政府協助雞農做產學合作,把好的血統留下,才能提升品質,對業者更有保障。

地點
集數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