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塵的希望

採訪 張岱屏 莎瓏
攝影 陳志昌 卡谷

1990年,中央政府實行「產業東移」政策,在花蓮和平村設置「水泥專業區」,從此和平村的命運便開始改變。經過數年抗爭,和平水泥專業區在1994年爆發嚴重警民衝突的情況下強制動工。

所謂的「產業東移」,其實就是把在西部採礦權即將要到期的水泥產業,全部集中到和平這個小小的村落。在八年的施工期間,和平工業區曾經因為環保問題,三天兩頭成為被告發的對象,且在大規模開發之下,已經徹底變成一個「水泥村」。

如今走進和平,將會看到整片水泥化的工業港、盤據在裸露山壁上的水泥運送帶、灰濛濛的街道、川流不息的砂石車、日夜運轉的水泥廠、以及每個週末夜晚沸騰全村的卡拉OK店,和平村當年的憤怒已經轉為無奈。 

其實當初和平水泥專業區的政策一決定,曾引起當地居民長達五年的抗爭,最後工業局以一公頃一千萬的土地補償金,強制徵收居民的土地,然而高額的補償金對於原本純樸的村莊,除了短暫的財富,卻帶來了更多負面的震撼。

根據張長義等學者的報告指出,和平村當地的懸浮微粒平均值超過普通人可以接受的範圍,而落塵量更已達到嚴重污染的程度。由於和平地區的東北面就是和平溪的出海口,中央山脈則還環繞了西邊及北邊,如此所構成的半封閉地形,容易讓大量塵土污染聚集村內而難以散去。

而為了供應煉製水泥所需的大量電力,工業區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也在今年四月完工,整個專業區正式點火運轉,產生的污染不再是動工時所見的粉塵、砂石車,還有更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十多年來,水泥產業劇烈地改變了東海岸的地形地貌,也改變了太魯閣人心中的地形地貌,而和平這個音譯為「Hoping」的小村落,卻只能在灰沉沉的天空下迎接明天。

集數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