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慕情

綠光的啟示:賞螢下的更多省思

2018-06-11

1902年,日本人在基隆市暖暖區興建西勢水庫,把周邊土地劃設為水源地,百年多來,暖暖水源地成為干擾較少的地區,保留了螢火蟲的棲地。如今,每到春末,這裡就成了賞螢秘境。不過前兩年,螢火蟲曾經因為自來水公司興建物料倉庫的政策,遭遇滅絕危機。

烈焰的指引|敬鵬大火燒出工業區管理問題

2018-05-07

4月28日晚間9點26分,熊熊烈火,從敬鵬公司平鎮三廠五樓竄出。消防隊緊急出動救災,不料發生意外。連續爆炸,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旁邊的平鎮二廠遭到波及,最後兩名移工、六名消防人員葬身火窟。火勢直到30日上午都還沒撲滅,更影響周邊社區空氣品質。

能源轉型的深澳路口|深澳電廠更新擴建爭議

2018-04-30

高度爭議的深澳燃煤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環境差異分析,歷經三次專案小組審查,在3月14日的環評大會中通過。但新北市強調,絕對不會核發生煤許可,給台電使用。一座通過開發的電廠,卻將面臨無煤可燒的窘境,這是為何拉鋸?它的通過,又將掀起什麼波瀾?

能源轉型的允諾與失落:從核二重啟與深澳電廠的更新看起

2018-04-30

四月,台灣西部已經艷陽高照,柏油路瀰漫熱氣,民眾換上輕便服裝,但台電人員心情並不輕鬆,因為夏季還沒來臨,用電量已經突破三千萬瓩。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用電高峰,台電提出讓停擺六百多天的核二二號機再轉請求,獲得行政院支持,卻引發爭議。即將屆齡除役的核二二號機,是不是真的有重啟必要?當核二重啟,遇上深澳電廠通過後的政治敏感尖銳衝突,台灣社會究竟該如何面對?

當動物變成寵物(下)|非狗貓寵物的動物福利

2018-03-26

長著小老鼠的臉,卻有像豪豬一樣的刺。帶著反差萌的刺蝟,因為網路影片的流傳,也成為近年竄紅的新寵。但牠們的都市歷險,並不順利,有著可愛外表的牠們,有時也和爬蟲動物,有著一樣的命運。

當動物變成寵物(上)|被排除在動保法管理範圍的「新興寵物」

2018-03-26

頂著犄角、卷尾纏樹、特殊對握的腳趾、獨立轉動的眼球,這是貌似遠古白堊紀時期,三觭龍外表的傑克森變色龍。牠從非洲熱帶雨林,被賣到台灣高雄這座城市,住在玻璃缸裡,和其他爬蟲動物待價而沽。

【花蓮206地震】震撼‧花蓮|震出建築耐震不足與土壤液化危機

2018-02-12

2018年2月6日深夜,花蓮近海發生規模六,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的淺層地震,劇烈搖晃,讓早已習慣與地震為伍的花蓮人,罕見地跑到大街避難。柏油路像被躲在地底的鼴鼠鑽過,形成一長條如刀鋒交叉的隆起,但這場地震的破壞,不僅於此。

在福島與輻島之間|核災後漫長的重建之路

2016-04-25

2016年3月11日,國道114難得繁忙。來來往往的車輛,必須穿過一個個管制哨口,才能回家。日本政府宣布,東日本311大震重建建設,將在年底告一段落,但災民實際面對的,仍是百廢待舉的景象…

【核電爭議】非核不可?|台灣不適合發展核電的理由

2013-03-11

每年冬天,烏魚游過雙溪河口來到這裡,養活世世代代的貢寮漁民。1980年,行政院宣佈要在貢寮興建核四廠,引發居民抗爭,因為核二廠興建之後,排水口附近,出現了秘鯛魚。

為美麗灣留白|環評審查能終結開發爭議嗎?

2012-12-24

在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後,12月22日,台東縣政府舉辦美麗灣渡假村,第七次環評審查續審會議。這個爭議八年的開發案,最後在密室協商中,有條件通過環評。然而,爭議,真的弭平了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