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宜

【伏流水】水的秘密基地-二峰圳重見天日全紀錄

2017-05-01

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是南台灣的旱季。寬闊的林邊溪河床,乾涸無水、飛沙走石。不過鏡頭一轉,在來義大橋上游不遠處,河床上有個大水坑,水坑斜坡的礫石間,流出源源不絕的清澈溪水,這就是所謂的伏流水。

不只是務農|香港女生來台實踐田園夢

2017-04-10

陳芷琳,一個剛滿三十歲的香港女生,在香港大學讀書的時候,念的是「生態及生物多樣性」。2015年7月,她放下才新婚的先生,獨自一人跑到台灣學習務農,一待就是一整年。她解釋:「我去緬甸幫助難民時發現,他們真的很需要農業,可是我只是個很普通上班族,所以希望可以透過來台灣,體驗做農,讓自己認知更多。」

後菸葉時代的希望|菸業因全球化走入歷史

2017-03-20

每年只要一到農曆年前,差不多一月份的時候,就又來到了採收菸葉的時期。一場接著一場的採收秀,會持續三個月左右。菸田裡,到處都是人,男男女女、人聲鼎沸,連摘菸葉的聲音,都迴盪在廣大菸田之中。

回到濕地歸鄉路|守護茄萣濕地

2017-01-09

每年一入秋,台灣西部沿海,總是迎來許多來自北方的候鳥朋友。大大小小濕地上,擠滿各種鳥類。體型大的鷺科,威風八面走在水中,個頭嬌小的雁鴨科,喜歡在水面上優游划水。在冬天的東北季風下,濕地一點都不孤寂,反而更熱鬧,就像各地高手趕來會師的武林大會。

明天過後豆陣行

2016-11-07

九月,雲嘉南地區雨水漸少,農民開始種豆,黃豆、黑豆、毛豆是主角。可是今年九月,很不尋常,連來了三個颱風。雖然田裡的積水退了,決定復耕的農民,陸續趕著天晴重新播種,一切災難彷彿沒發生過。可是,極端氣候引爆的農業危機,到現在還沒有解除警報。

大口呼吸多幸福|文府國小追查東南水泥空污證據

2016-10-17

每天早上七點到七點半,是小學生的到校時間,不過文府國小的學生比較不一樣,他們走進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查清楚,今天的空氣好不好。看不到、摸不到,空氣不太被人們注意,可是空氣的好壞,在文府國小是件大事。

油染西子灣

2016-09-26

9月14號凌晨,莫蘭蒂颱風開始發威,台東和南部地區首當其衝。富岡和綠島漁港的燈塔,被颱風掃進海中,台東延平紅葉村,發生嚴重土石流,村子裡有十分之一的住戶,家園全毀。同時間,屏東恆春的大樹,被吹得東倒西歪、民宅屋頂被強風吹翻,最大陣風16級,創下當地120年來的最高紀錄。果然,號稱2016年地表上最強的颱風,莫蘭蒂的實力非常驚人。

市場徵之爭

2016-08-29

過去戒嚴時代,政府的政策與規劃,雖然都依法行政,可是公民參與的部分,卻少之又少。雖然多年以來時過境遷,可是當年被影響的人民和他們的家人,卻還在付出代價,高雄果菜市場北側用地住戶,就是這樣的例子。近幾個月來,高雄市大溝頂太平商場、高雄果菜市場北側用地、前鎮區拉瓦克部落,都面臨搬遷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六月底「我們的島」已經報導過大溝頂爭議,這次我們要帶您深入了解,位於三民區這個高雄中心的果菜批發市場,到底在徵收土地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大溝頂之夏

2016-06-20

2016年6月4號這天,跟平常一樣炎熱。大太陽底下,二、三十個住在高雄旗山大溝頂的居民,拿著標語到旗山區公所前抗議。他們不滿高雄市水利局,在召開「旗山區第二號排水改善工程」第二次公聽會時,沒有邀請他們…

外環道的迷思|新竹關西外環道開路爭議

2013-04-29

2012年8月26日,一向純樸安靜的關西鎮,響起了陣陣汽笛、鑼鼓和口號聲。三、四百人的遊行隊伍,人數不多,不過氣勢不小,無論男女老幼,大家精神飽滿、神采奕奕。這是因為,參加遊行的關西居民,不希望新竹縣政府沿著關西的母親之河-鳳山溪,興建一條長3.4公里、寬30米的外環道路。遊行隊伍走到關西國小前,大家停下來往下望,耳邊蟬聲大鳴、眼前一片稻浪,這裡是關西的穀倉,也是未來可能會興建外環道路的鳳山溪河谷平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