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平

東沙紀行|東沙海域水下考古

2005-12-05

東沙,是南中國海的一片遺世淨土,寧靜的海域,隱藏著看不見的危機,從古至今,許多船隻在此觸礁,從此深沈海底,一群熱愛水下考古的人士,企圖運用現代科技,來找尋失落的記憶。

熱泉•怪蟹|住在龜山島海底火山噴口的螃蟹

2005-01-10

台灣東北方海域的龜山島,是一座年輕的活火山,從淺海到深海大約有五、六十處熱泉噴口,熱氣騰騰的噴口四周,住著神秘的硫磺怪方蟹,當潮水靜止、熱泉噴發,海裡下起一場海洋雪,怪蟹大軍傾巢而出,享受美味的熱泉饗宴。

野生動物救援系列|為囚籠裡的動物們找生路

2005-01-03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原本這個故事不應該開始,當人類慾望之手伸向原始叢林,牠們被迫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當這群年輕人遇上了這些動物,他們伸出了雙手來彌補缺憾,他們企圖在絕望中尋找一絲亮光,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前進東沙

2004-02-23

有人因為當兵來到這裡,有人因為研究來到這裡,有人因為打漁來到這裡,也有人因為宣示主權來到這裡,更有人因為曾經聽過這座小島,而千方百計的想來這裡。東沙,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海岸變遷】 漂移的國土|如何留住沙?

2003-07-21

今年水利署編列三千萬左右的預算,預計從八月份開始在外傘頂洲進行「定沙計劃」,外傘頂洲是台灣西海岸最大的一座沙洲,根據資料顯示,在1984年時面積有2.05平方公里,十九年後的今天卻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經由水工試驗後也發現,外傘頂洲有逐漸向內陸退縮,往東南方向旋轉的趨勢,甚至未來有可能沒入水中變成淺灘,而天然屏障外傘頂洲的消失,對於地層下陷、海岸侵蝕嚴重的南部海岸而言,無疑的是雪上加霜。

藍色幽禁:當小白鯨來到台灣

2002-09-02

五月底,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一場鯊魚搬家的大工程。原來住在海獸池裡的48條鯊魚,在完成階段性的展示任務之後,不得不退讓出牠們暫住的家,只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新客人。

走唱溫泉鄉

2002-03-04

關子嶺溫泉是台灣唯一的濁泉,由於地表下方是泥質岩層,泉水湧出呈現灰黑色,因此有泥漿溫泉之稱。這種特殊的泉質,在世界其他地區,僅在日本鹿兒島與義大利西西里島發現。 日據時代,泡湯是軍官的休閒活動,平民百姓只能在公共澡堂偷渡洗浴的樂趣。光復後,泡湯去掉了階級色彩,漸漸普及,溫泉池裡的私密世界,很快地滋長了色情的細胞。曾幾何時,溫泉鄉成了失意客尋歡的溫柔鄉,那卡西響遍大街小巷。民國六十八年廢娼之後,...

看不見的毒害|遭重金屬汙染的土地和地下水

2002-01-28

工廠住宅林立的都會區,地底下卻埋藏著汞污泥,這樣的荒謬至極的事件,發生在台北縣新莊市,地下水及土壤已經受到汞污染的事實,居民不願相信,但環保單位卻早已知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看不見的毒害,究竟還存在那裡?其實台灣已經有八大工業區的地下水及土壤都已經遭受污染,其中也包含了頂著高科技光環的新竹科學園區,仔細追查才發現,許多污染廠址不但鮮為人知,更在經濟的聲浪下受到政府的漠視,最後民眾的健康以及環境的公益,就如同台灣的地下水及土壤一樣,被看不見的毒害,一寸一寸的腐蝕,一點一滴的流失。

漂流木的旅行|它們如何從山上流落到海邊?

2001-11-05

如果樹木是山林的守護神,那麼失去生命的漂流木,是否是用殘留的身軀,表達對人類迫害的控訴,颱風過後,大海成了貯木池,海岸成了「木頭沙灘」,港口因而封閉,漁民停止漁撈…為了追查這麼多漂流木從何而來,我們逆流而上,來到大安溪上游的台中縣和平鄉達觀村,整條溪流裡煙霧繚繞,處處可見火燒漂流木的場景,數不清的巨木堵住了河流出口、橋墩及攔砂壩,一場無限延燒的漂流木災難正在上演,看守台灣小組在大雨來臨之前,登入大雪山林場,尋找巨木來源的答案,也終於知道了這些原本住在山林的樹木如何長途跋涉下山,展開一場奇異的旅程。

【納莉颱風】颱風來的那一天:在台北航行

2001-10-01

被忽略的都市邊緣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困在台北邊城,卻真實記錄了東湖,文山區,信義區的災況,納莉颱風來的那一天,我們以遊記的心情,隨著洪水在都市裡航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