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寶

為海龜找生路

2017-04-24

有一種生物,牠們的祖先可追溯到恐龍時期,經過上億年的演化,現今牠們的後代,仍在海洋中繼續遨游,牠們古老長壽,但是文明的產物,帶來新的危機,該如何幫海龜尋找生路...

太魯閣之怒|環境權與工作權之爭?

2017-04-10

礦業法修法前夕,經濟部通過了讓亞泥位於花蓮新城山的礦區,繼續展限二十年,引起軒然大波。在土地與環境爭議難解的情況下,亞泥案點燃了太魯閣的怒火…

天然氣的奇幻旅程|台灣以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

2017-04-03

有種物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少不了它。它遠從印尼、馬來西亞、澳洲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從零下162度的冷凝狀態,緩緩釋放,穿過兩百多公里的海管、陸管,串連成一條供應發電廠、工廠、住家的能源動脈。在能源轉型的過渡階段,正扮演著重要角色…

燃氣新時代|2025年能源轉型關鍵

2017-04-03

政府預計在2025年,50%的電力來自天然氣,當前的兩個挑戰,一個是增加天然氣輸儲設備,一個是增加天然氣發電機組,地狹人稠。98%都仰賴進口能源的台灣,將如何邁入燃氣新時代?

重生 二仁溪|被重金屬污染的河川生態能否有新風貌?

2017-02-20

在台灣有一條河,曾經因為又黑又臭,被稱為「黑龍江」,經過二十多年的整治,當地居民、環保團體與政府部門共同努力,這條溪,終於找回過往的生命。

人人都是發電廠|實踐能源自主

2017-01-16

塵霾、溫室效應、輻射污染…我們享受便利用電,卻也承受能源苦果。公民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扭轉能源困局?從北到南,公民電廠運動正蓄勢待發…

請豬來發電|養豬業結合沼氣發電

2017-01-16

大豬小豬,每天除了吃跟睡,也要上廁所。全台灣超過五百萬頭豬,牠們的大小便怎麼處理,是豬農最大的煩惱,也是環境的負擔。大多數人都不愛的豬糞、豬尿,在有些人眼中,卻是可以再利用的資源,還可以發電賺綠金…

海龜新樂園?| 小琉球綠蠵龜的困境

2017-01-09

如果在台灣的海域,做一次海龜戶口普查,小琉球應該是海龜住戶最多的地方,在這裡,遇見海龜的機率超過八成,近幾年牠成為小琉球最受歡迎的明星,也是觀光的最大賣點…

蓬萊米記憶|在台灣改良的日本米

2017-01-02

潔白海芋花隨風搖曳,是陽明山竹子湖最吸引人的景觀。趁著天氣放晴,遊客們上山賞花,美麗花海背後,其實藏著許多故事。日治時期水稻專家辛勤育種的足跡,逐漸被遺忘。現在卻有一群人,正努力保存這段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歷史。

消失中的青草文化|傳承老祖宗的智慧

2016-12-26

路邊看似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在懂得辨識植物的採藥人眼中,有著不同的妙用,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當過度採集,噴灑除草劑,讓被認為有保健功能的民俗植物,在野外幾乎消失。隨著時代演進,年輕世代對這些植物越來越陌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