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榮

凡那比的隨堂考|南臺灣區域排水失靈成汪洋

2010-09-27

今年第一個登陸的颱風凡那比,讓高雄、屏東再次陷入淹水惡夢,洪水來去匆匆,留給災民走味的中秋。刁鑽的隨堂測驗,再次揭露城市排水的缺陷。

【凡那比颱風】災區72小時|屏東林邊、佳冬、萬丹

2010-09-27

災難是什麼?在災情損失的統計數字下,遺失的是一位位災民的心情。當深入災區,看見災害發生後,影響生活的一點一滴,才會深刻體會,媒體上的浮光片影,原來是災區居民永遠的傷痛…

故鄉守護‧來自日本的經驗:走訪猴硐、金瓜石

2010-08-30

什麼是守護故鄉的社區再造理念?一群來自日本的社造專家,到台灣進行交流訪問,將日本最新的社造思維,介紹給台灣。透過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的引入與推廣,能不能帶來新的觀念?新的作法?

莫拉克的災區報導人|不讓災民被社會遺忘

2010-08-09

一個人上山,一個人心酸,八八風災後,一群災區報導者守護每一塊受難的大地,她們以文字撫慰災民,她們以影像控訴悲情。在社會漸漸遺忘災區時,她們仍守在災區,一個人上山,一個人心酸…

怪手下的文化遺址|搶救新象寮遺址、煉鐵工廠遺址

2010-07-19

當怪手開入遺址,我們將會失去什麼?在台灣,許多潛藏的文化遺址,面對工程開發,處於消失的危機,讓人憂心,一旦文化遺址一一消失,我們如何尋根?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

野火∙文化園區|建國啤酒廠、彰化八卦廢棄營區以及日本舞鶴經驗

2010-04-05

當文化創意園區,像一座座被賦予產業任務的區域,其實該思考,文化無法遠離歷史、社區的基礎。如果文創產業,倚重在文創園區的產業領航,或許深根社區的文化野火,更能燃起台灣的希望…

八八水災後的家園戰爭

2010-02-22

能否回家?成為八八水災之後,在山下避難的居民們,心中最大的問號。在不斷的會議與抗議聲中,一場以「安全」與「重建」為堅持的家園戰爭,在台灣災區土地上,激烈展開…

候鳥的濕地危機|走訪雲嘉濕地

2010-01-25

每年的夏季與冬季,成群的候鳥,像是遵守古老的誓約,飛越千山萬水來到台灣,找尋牠們熟悉的土地,度過酷熱嚴寒。但是濕地的開發破壞,候鳥找不到降落的生態樂園,遷徙變成千驚萬險的搏命旅程…

農產加工|好冰救農業

2009-10-26

農產加工,成為提升農作價值的方式。在台東鹿野高台,一間製作水果冰棒的工廠,收購農民過剩的水果製成冰棒,想要以小小冰棒,幫助台灣農民…

關渡的未來|關渡自然公園小水牛來到

2009-09-28

成群的飛鳥劃過天際,涼風徐徐吹來,這裡是台北市近郊的關渡自然公園。仲夏,公園裡的一個角落,正緊鑼密鼓的準備迎接兩位新夥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