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的夏天|房屋因永凍土層融化而持續下陷

採訪/撰稿 于立平
攝影/剪輯 陳慶鍾

當飛機開始接近格陵蘭,機上的乘客紛紛拿起相機,朝著窗外拼命拍照,從空中鳥瞰,海面上滿佈碎冰,陸地幾乎是白色的世界,還沒踏上冰之島的土地,我們就已經感受到它的魅力....

格陵蘭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寒冷之境曾經默默無名,冬季永夜的黑暗世界,更讓人望之卻步,現在格陵蘭卻因為全球暖化,成為世界知名之地。

夏天的格陵蘭是永晝,暖暖的太陽一直掛在天空,沒有黑夜的日子,是當地居民最開心的時刻。來到格陵蘭時,剛好遇上了他們的國慶日,這天也是格陵蘭一年之中,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教堂前居民穿著傳統服飾,祈禱歌唱,山丘上舉辦著冰山前的演唱會,一旁居民帶著烹煮用具,全家合力升火,料理著海豹肉等傳統食物,他們歡喜慶祝,開心迎接日不落的夏天。 



在寒冷的國度,陽光的到來是一種禮讚,溫暖是一種奢求,為了儲備過冬的存糧,趁著好天氣,漁民開著小船出海捕魚,船在冰山和浮冰間穿梭,整座海洋宛如冰雕藝術品的展示場,遠方傳來冰山融化崩落的聲響,大大小小的崩落,在海面激起一波波海浪,漁民看著眼前的冰山裂縫,擔心危及航行安全,趕緊加快速度,脫離危險地帶。 



大自然是他們的獵場,格陵蘭居民在自然中討生活,懂得風險,也懂得它的律動,不過近年來,格陵蘭居民發現,溫度讓這座島嶼不一樣了。 

溫度上升 衝擊格陵蘭居民及動物生活

不知從何時開始,海水變暖,漁民開始捕到一些不曾在格陵蘭海域出現的魚種,氣溫升高,冬天愈來愈短,大冰山融化不見了,冰河也開始退縮,當地居民回憶起二十年前的冬天,格陵蘭有整整三個月以上的冰封大地,沒有船隻可以在海上航行,他們必須駕著雪撬犬,在結冰的海面捕魚或到冰原狩獵,這是因紐特(Inuit)人的傳統,也是生活模式。現在他們漸漸不必依賴雪撬犬,因為海面結冰的時間縮短到三周左右,船隻整年可以進出港口。 

逐漸溫暖的格陵蘭,有新的危機,也有新的契機,擺脫冰的束縛,格陵蘭的土地開始「綠化」,就如同它的英文名字一樣,成為真正的Green land,原本低溫酷寒的氣候,農作物無法生長,長久以來蔬果只能倚賴進口,在格陵蘭的伊魯利薩克,有些居民為了吃到自己種植的新鮮蔬果,在屋子旁蓋起溫室,靠著暖氣設備的呵護,農作物才得以存活下來。不過現在作物漸漸不需要暖氣房,真真實實在土地上生根,居民興奮的帶著我們看露天花園,他剛播下花朵的種子,一旁馬鈴薯正冒出新芽,他期待可以豐收,期待花園裡可以開滿繽紛的花朵,期待自己是個lucky man. 

人們努力適應大自然的變化,而一些原本生活在寒冷氣候的生物,卻受到很大影響,德國弗萊堡大學的本瓦‧基特勒博士,從1988年就開始在格陵蘭進行動物研究,他們的研究經費,有一半是來自民眾從格陵蘭寄送明信片的郵票收入。本瓦‧基特勒,主要研究旅鼠族群數量的消長和掠食者之間的關係,他觀察到,不只小小的旅鼠受到氣候變遷的干擾,北極特有的冰原動物麝香牛和北極熊,都有生存威脅。 



暖化之下 野生動物覓食增添難度

以前他在冰原上做研究,北極熊總在遠遠的海冰上,當海冰消失,北極熊的棲地減少,於是牠們開始往人們居住的陸地靠近。早期,他們三四年才會遇到一隻北極熊,現在北極熊不時就會進入研究基地,本瓦‧基特勒感嘆的說,失去海冰,北極熊無法獵食海豹,上岸的北極熊是又餓又瘦。另外,當冬季不再像往常一樣冷,提早融雪讓冰層變硬,麝香牛很難挖開冰層找到食物吃,最後往往筋疲力盡而死。 



然而,格陵蘭的每一塊融冰,每一滴水,似乎都牽動著全球,格陵蘭的冰蓋是世界第二大,根據學者研究,如果冰蓋全都融化了,海平面會上升7公尺左右,世界上許多島嶼國家,包括台灣都會受到影響,融化速度愈來愈快,冰河是年年在退縮。

格陵蘭最大雅各布港冰川 已退縮30公里

雅各布港冰川是格陵蘭最大的冰川,也是全世界移動速度最快的冰川,崩解下來的大大小小冰山,流入冰峽灣,絕美寧靜的自然景色宛如仙境,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伊魯利薩克冰峽灣,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不論搭船、健行都可以欣賞冰峽灣的美,它的美帶著心痛,雅各布港冰川已經退縮了三十公里,有百分之十的冰融到海裡,退縮的速度相當驚人,對於漁業、氣候引發的連鎖效應,正慢慢浮現。



當暖和的陽光照耀著格陵蘭,因紐克(Inuit)人的期待與憂慮,同步而生,他們知道這座融冰之島正在改變,但是卻不清楚,未來將走向何種結果…

集數
805